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暗黑大宋》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暗黑大宋 () >> 第二二九章 有些欢喜有些忧(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0874/

第二二九章 有些欢喜有些忧(下)(2/2)

这些钱折在一起,数量庞大到姚兕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但它不是全部,朝廷同样也在花钱,就是豢养几千官员,加上其他浪费,仅是华池县一处的几营驻兵,恐怕朝廷一年就得花费十万贯!

若是放大到整个西北,一年得花多少钱?

“我去年参加科举,无意中也卷入三丁刺一争议中,当时同样听到一些消息。包括韩公在内,都想实现古代用兵方法,恢复役兵制。这个募兵制将国家坑苦了。这个我未发表议论,但不切实际的。我就说一下唐朝的府兵。”

“子安请说,”姚兕道。

别以为他是一个武人括唐朝的史书,不然都不会尊重颜真卿了。

因此对唐朝的府兵很感兴趣,人家那个国家才是国家,都打到葱岭以西,北到小海,东到高丽,南到交趾。那象宋朝,窝窝囊囊!

“唐朝府兵制度得以实施,是因为开始唐朝人口稀少,凡是进入府兵者,家人可以得到大量耕地,后顾无忧。唐朝初期百战百胜,虽然游牧民族贫困,但只要打胜了,就会有许多战利品。更不要说西域那边,那时西域水土比现在的好,有许多绿洲,再加上商道,因此西域许多小国很富裕,战利品更丰厚。唐朝初期名将如云,因此只要用少量军队,便能大获全胜,国家压力不大。唐朝府兵多是农民出身,所占之处,便能屯田。而且威名显赫,屯的田,胡人不敢侵耕侵犯。作战周期短,府兵出军,大胜后就返回了,只有少量兵士需要轮戍外,余下又可以与家人团聚。”

“似乎有道理。”姚兕沉思。这样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不从战术上讲,而是讲民生讲收益。

“后来唐朝人口多了,土地紧张,也开始屡屡失败,特别是吐蕃论钦陵,仅是折在他一人手中,先后就有四十万唐军,况且还有契丹突厥呢。战败了就会死人,不占绝对优势,就要派兵大量轮戍,更不要说是战利品了。因此府兵制渐渐破坏,这才产生了藩镇的土壤。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我朝岂不是更不行了?”

“那是,我朝总体政策是虚外实内,消积防御,一个轮戍就不能置役兵了。就算役兵全是农民,也能屯田,但他们家人怎么办?”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为什么王巨的这个训练奖励不发放到士兵手中,而是交给他们的家属,无外乎让他们心安了。真正能不顾家中妻儿老小的人,能有几个?

不过说到这里,王巨灵机一动。

还是行的,当然不可能全部用役兵,但部分地用役兵,相信会有一些办法。

其他的不知道,即便后来的中国,那个义务兵制岂不同样是役兵制度?当然,在宋朝执行起来会很麻烦,首先那些人当进入义务兵制?其次如何主动让大家参加义务兵?后来敢吼出谁是最可爱的人,士兵才是最可爱的人,在宋朝能做到吗,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或者王巨吼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狄青,任福……然后等着戴大帽子被士大夫们拉出去游街吧。

百姓不主动参加义务兵,那就是害民之举!

但做得好,却会起到很多作用,比如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重要的还有河东河北,为什么开始金人顺利南下,这两处百姓承平久了,不习作战了,性质与安史之乱一个样。

“还是以后再说吧,”王巨心中想到。

谈了一会,王巨返回华池镇,蔡挺准备给华池县增加三营,让王巨又是欢喜又是忧,忧的就是钱。

得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状态提示: 第二二九章 有些欢喜有些忧(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