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臣权》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臣权 () >> 409 西北军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0976/

409 西北军事(2/3)

叫余庆,在西北混迹时间久了,在帖木儿军中有一旧识担任官吏。身份虽然不高,但是职务却是掌管驿站的马匹多寡。余庆秘密地探访此人商谈计划,并且以一百五十两金子为酬谢,向他借驿马一用。

这并非钱的问题。一百五十两金子对于余庆经商几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这次要借的马匹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杜绝因和金英玉知道大漠之中什么都有可能,要想将消息保证快捷的送出去,恐怕要发动所有锦衣卫的人一起回去。并且在大漠之中要分成数股人马,恐怕不是余庆这个朋友能帮得上忙的。

此时追随在二人身边的人员共有二十一名。

“这是场生死的赌注。一旦失败谁也救不了谁。大家都想清楚了吗?”

以觉悟之心情敦促着一行人。这一带的实际控制者现在是帖木儿。而与现在帖木儿实行的保密政策来看。被抓住的选择绝对是见到就杀。

“当然早有觉悟。”

大家如此回答,其了人也一副坚定的表情跟着点头。对于负责监视的兵卒,余庆慷慨地撒下了大把的钱币以酒食款待。

很快的就到了撒马尔罕,押送使节返回撒马尔罕的大军在此地驻扎了一天,就把使团交给了当地守军后,运输给养再回军中,交接之际正好给了大家一个机会。

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即汉朝罽宾地。隋朝曰漕国,唐朝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忽必烈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

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也饱受了战火的蹂躏。曾经是花剌子模帝国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陷之后,遭受了灭顶之灾。

而现在城内的大多数建筑。则是由后来的帖木儿敕令修建。随着帖木儿帝国的兴起,他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天下最豪华的都城,因此他把从各地劫掠来的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每个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带到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

到了这个地方之后。大家商量好各自的路线。有余庆出面,在城中重金聘用好的向导,说是往大明订购茶叶和瓷器。

他们一行人不管是谁,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万余里的路程,就算是直到嘉峪关为止,恐怕也不是人人都能完成的。也可能不到嘉峪关,但是这个路程已经使人难以承受了。

他们二十一人,分为三路,分别是原路返回这一路,那就借用帖木儿军中的旗号,作为驿卒来行使军马,一路翻越昆仑山,走最艰苦的道路作为佯兵,要大张旗鼓。

剩下的一路则有余庆带领,走瓦刺和鞑靼的边界中间穿过,直到哈密,但无论是那条路都是风险极大。在到撒马尔罕的第三天,借着城中尚未重视的提防,二十一人上路了,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就是对他们的考验,而对傅安的考验就是,使团中少了近二十人,去那里了,他该如何回答。

三个月后,帖木儿得知使团中有人出逃的消息后,不由大怒,命令严加追查,将使团所有成员囚禁起来。准备押往更远的地域。美名其曰,让其领教帖木儿汗国的疆土!!!!

宋晟却没有机会得到余庆、杜绝因等人的急速报讯,因为他已经渐渐发现了帖木儿大军的动向。因为他身为西北在哈密的最高长官,所驻扎的却不是哈密本地。

哈密乃西域要道,大明在此封王置卫,目的在于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屏蔽西陲。哈密之地汉代属伊吾卢,明帝时置宜禾都尉。唐为伊州。宋入于回纥。元为蒙古贵族威武王(后改封肃王)世袭封地。

明初,其王兀纳失里遣使入贡。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因其阻遏西域朝贡使者,发兵攻破其城。大军撤回后,兀纳失里继续统治其地,并向明朝进贡。大明许其以马市易,收马给值。次年,封威武王之弟安真帖木儿为忠顺王。

后设哈密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畏兀儿人马哈麻火者任指挥。又派汉族人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善为纪善,共同辅政。

这次由于帖木儿为狂热的伊斯兰教徒,大明对于回回族的指挥有些不放心,遂令西北诸都司派重兵守护,则是在哈密的东南方,敦煌、瓜州和沙州沿不隆吉河一线布置防御。紧守同往嘉峪关的要道。

这样以来,帖木儿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从这个地界杀过。直奔嘉峪关,那样可以直达陕甘宁地区。这样以来,宋晟所率领的一个军大约两万余人就首当其冲,成为了嘉峪关的缓冲地带,只要稍微拖延过一段时间后,嘉峪关就可以完全闭关做好御敌的准备。这样以来,就可在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埋葬帖木儿更多骑兵。

帖木儿除了这条路,还有两个选择。第一,首先要和鞑靼开战或者商谈,走亦集乃直接插入贺兰山中,不过那样依然要面对嘉峪关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对于帖木儿来说,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损失,还要冒着先和鞑靼开战的危险,殊为不值,所以嘉峪关的位置。值得宋晟用二万人去做缓冲。

另一条路,帖木儿要沿着昆仑山脉,穿越大漠,甚至进入青海,直接攻打西宁。但是这样同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为这条路历来为不毛之地,不是白雪皑皑的高山,就是一望


状态提示: 409 西北军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