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标铜》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标铜 () >>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 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10416/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 2(2/4)

下还得强打精神。

“你们真的是从日本来的?”当十五、六岁的少女出现在支仓面前时,他脸上明显闪过一丝讶异。

少女长着一张清丽可人的东方面孔,倒是他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像是有些南蛮血统,神态看起来也更加腼腆一些。少女身后的仆人则似乎是个日本浪人,但也只有尚留着的月代头和腰间的跨刀能够看出此人身份。

“我想我需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思雅,家在平户户木引町,你也可以叫我伊丽莎白,家父是平户的商人李旦,至于这位是澳门的何经济。”李思雅的日语配着标准的银铃般笑声,让她的话显得真实而不容置疑。

“澳门?”支仓常长狐疑地看着那何姓青年。

青年连忙用现学现卖的日语回道:“在下何怡,如今在耶稣会中做些事情。”

“不知两位见我所谓何事?”

支仓常长颇觉意外,显然耶稣会在吕宋岛上的存在感并不算高,来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更是因为爱在马尼拉城的丝绸市场中囤积居奇而少有什么好名声。

李思雅对支仓的疑惑并不解释,道:“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开门见山了,其实我父亲一直想与贵国主建立贸易关系,但苦于无人引荐,正好去年我们便从几位华商口中听说了大使已经回返菲律宾,这才找了过来。”

“与仙台贸易?”支仓常长面露沉吟之色,觉得这事有些古怪。

“父亲对陆奥的金矿一直很感兴趣,当然,如果贵国愿意,只要能将俵物和刀剑运到平户,这些生意我们也照样做得。”

支仓常长微笑着听李思雅说完,一边打量着小姑娘一边不咸不淡地道,“就为了这么点事情小姐居然专程来吕宋找我?如果在下没有记错的话,吉滨乡的干鲍和鱼翅长崎便能买到,至于陆奥的刀剑等运到平户恐怕也未必有堺港出产的便宜了,又何必费如此一番周章?再说令尊既是平户的华商,手中自然是有幕府颁发的通商朱印状,就算将船开到月之浦去又有何不可,小姐还是说实话吧,此番上门究竟为了何事。”

“既然阁下如此说了,我也就不隐瞒了。”李思雅看起来有些神色不定,片刻之后又恢复如常,“光听我的教名想必大使也能猜到,我与家父都是虔诚的信徒。如今幕府发布了禁教令,贵国中的弟兄无日不受煎熬,这一年多来我们救出了不少切支丹,但东北一线却有些鞭长莫及。”

“你是想让在下游说家主帮你们运送人口?”

支仓常长的脸色有些不悦起来,须知拐带人口出洋可不是小事,无论是前任太阁丰臣秀吉还是先代大御所,在驱逐传教士的过程中都将拐带人口作为了一桩重要罪行,事实上支仓常长也知道一些不法西人在日本贩卖人口的事情,故而对这一提法既抱有戒心也满怀敌意。

李思雅见状连忙解释,“大使误会了,我等并非是要拐带人口,而是希望能够请动贵家主在幕府中关说,既是要禁教,与其将教众屠戮,倒不如着人交与我等送往海外。”

“幕府似乎已经断绝了与吕宋的往来,就算将人救出又要送去哪里?”

即便是在菲律宾,逃难而来的切支丹生活也不能算是如意,只有那等商人日子还算不错,换作其他地方,恐怕只会更难。

“不用舍近求远,只要将人送往大明南方便可。”

“大明?怎么可能?”

支仓常长显然像是听到了什么荒诞的说法一般。

“不知阁下听说过澳洲人么?”李思雅的声音再次响起。

支仓常长闻言略作迟疑,但马上答道,“有所耳闻,是渤泥国的那些短毛怪人么?传闻中有大铁船的?”

虽然他才回到马尼拉一年时间,但在贸易季节从婆罗洲零星贩来的产品已经让他啧啧称奇了。过去元老院的工业产品主要还是以奢侈品为主,像是水银镜和煤油灯他就在阿隆索总督的宅邸中见过不只一件。但从去年开始,一些小东西开始出现在这里的市面上,其价格之低廉制作之精良甚至对来自中国的商品也造成了不小冲击。

用竹管包装二十支支一筒的缝衣针,不但钢口好,针身上下更是一点毛口也无,一套只要二分八厘银;

装在瓷瓶里用蜡封口的‘味精’,任何菜肴只要加上一点便会奇鲜无比,一瓶五分银;

五颜六色的透明糖果,不但色彩绚丽,形状讨喜,吃到嘴里也满是各种水果的滋味,每斤只要四分银,还给配了印制精美的油纸包装,价钱比白糖还要便宜,只比蜂蜜略贵;

贴身靠背的椅子,比起大明的款式坐着更加舒服,却只要两钱银一把,同样的木料比之福建运来的太师椅便宜一半;

远胜大明松江府出产,不知什么材料但却轻薄透气的袜子,每双给价五分银,比市面上最未常见的羊毛毡袜还要便宜三分,更是不及松江所产夹布袜的三成价钱;

入手厚实满是线圈的‘毛巾’,擦起脸来柔顺温软,尤其特别吸水,比之光板一块的大手巾好不知道多少,却也只要三分银子一根,同样的价钱商人们自然有所取舍;

还有不用火镰牵引,在土墙上轻轻一划就能点燃的火柴,每盒值银一分;

澳洲的白纸以及用白纸印制的各种通俗书籍、账册更是本地商人们的最爱。

若不去计算季风的影响,马尼拉市场上的澳洲货品几乎每月都在上新,就拿支仓常长自己来说,马尼拉的家中,澳蜡已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 2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