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东北再起波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12829/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东北再起波澜(2/2)

表别人就不注意,其中,就有满清。倒不是满清的乾隆等人高瞻远瞩,想要维护领土主权什么的,纯粹就是自己的老路被别人给断了,绝不可容忍。

满清一直视东北为自己的发源地,并且还神圣化的宣称为龙兴之地,为此还将原本是东北原住民的汉人大肆驱赶与杀戮,造成东北与外东北地广人稀,百里难见人烟。只是,先是俄罗斯人经常挑衅,接着又是东北的少数民族在新华夏的支持下竟然胆大包天的建立了什么远东酋长国,不当人子。

现在,满清虽然在表面上看,与大明的战争有得有失,甚至在四川一带,还处于攻势。但是,满清上至乾隆下至普通的官僚都明白,满清的国运已经无法持久了,原因就是少数民族的天然劣势。大明已经重新崛起,获得了广大汉人的支持,这从满清控制区内不时爆发的汉民起义可以看出来。因此,乾隆等人都有随时撤退会回东北的打算。

但是,想要回头,就必须把除掉远东酋长国这颗钉子。

乾隆失败遭遇多了,为人也谨慎起来,不再那么好大喜功,务实了许多。他并没有着急忙慌的对远东共和国发动主动进攻什么的,而是做了许多看似微小但是十分实在有效的手段。

这几年,虽然满清的主战场在南方,主要兵力也是在与大明交界的前线。但是,在东北,一方面,是满族以及世代为奴的汉八旗人口大量回迁,使得外东北人口由不足百万人跃升到接近200万人,尤其是沈阳与长春,人口都已经超过30万。

沈阳作为满清的旧都,人口原本就多,这是宗庙所在,原本就有二十几万的人口,增长到三十万并不太困难。

但是长春就不一样了。原本长春只是一个小乡村的存在,并不起眼。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长春居于中国东北地理中心,与沈阳与黑龙江此时最重要的城市的依兰也就是三姓城{其实也在哈尔滨附近},几乎是等距离的。这也是后来的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的原因。并且,长春深处内陆,可以避开南方大明优势海军的威胁。

在此建都,就可以将整个东北连结成一块,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因此,长春比历史上更早的发展了起来,成为东北除了沈阳以外第二个人口超过三十万的城市。这也说明,以乾隆为首的满洲贵族已经有了退往东北的打算。

在营建长春的同时,满清开始征发大量的汉人劳力修筑道路,试图改善东北的交通,为东北用兵创造良好条件,同时,1785年夏,在后来的佳木斯附近提前设置东兴镇,在此屯兵移民,与远东酋长国的伯力遥遥相对,针对态势十分明显。

酋长国虽然察觉了满清的不良意图,也试图破坏满清在东兴镇建城的意图,但是,满清早有准备,在此提前设置了军营。虽然只是土木结构,但是也不是以轻武器为主的酋长队所能轻易攻克的。不仅如此,在清军的乘势反击下,还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在酋长国看来,已经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毕竟,酋长国人口稀少。虽然这几年由于建立了几个城池,居住与生活环境得以极大改善,使得人口出生率也快速提高,但是毕竟不能像新华夏那般能够从大明获得移民,十几年了,人口只增长到了35万左右。这也是新华夏即使万般威胁,酋长国也不愿意冒险直接与满清对抗的原因。人口太少就是一个硬伤,折腾不起。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东北再起波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