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流云剑》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流云剑 () >> 0385、冒名造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2314/

0385、冒名造反(2/2)

是一番新气象,所有官员都不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

毕竟大明朝一共有三股势力:皇帝的嫡系、内廷宦官、朝中东林党。

这三股势力中,东林党最强大,平常都是皇帝的嫡系和内廷宦官联手应付。

想在崇祯皇帝上台了,他究竟要如何平衡三大势力,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正因为如此,那些远离朝廷的地方官员,一边上折子歌功颂德表忠心,一边趁‘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谋后路。

这一来二往,崇祯皇帝在稳定朝政的时候,整个大明各地就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自由”状态。

赣州府安远县知县沈克封,好歹也算一榜进士,可是为官三年毫无寸进。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新皇帝还会不会留下自己继续当官,所以决定首先捞一把。

没曾想,安远县境内绝大部分都是客家族,朝廷有好多税赋对他们都不适用。

沈克封为了尽快敛财,竟然把大明朝廷的国策给忘记了,就是对那些少数民族以安抚笼络为主,不能轻易加重税负。

沈克封标新立异,‘弄’出一个“新皇福寿捐”的名目,按照人头每人一两摊派下去。然后派出官差衙役拿着告示各乡村‘乱’窜,凡是不‘交’钱的就抓起来责打一番。

如狼似虎的官差衙役,完成沈克封敛财指标的同时,当然不能白忙乎,再怎么也要给自己捞点儿好处。

结果,“新皇福寿捐”每人一两,转眼变成了每人三两。

在刀枪棍‘棒’的严厉追‘逼’之下,顿时怨声载道,群情‘激’奋。

干柴堆积如山,局势危如累卵。一旦星火点燃,必成燎原之势。

自古常言: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不到半年,第一个声势浩大的抗捐民变,终于在赣州府安远县境内爆发。

一看民心可用,躲在家中的廖广智灵机一动,安排自己的二十多个心腹分头出去散布谣言:

“建文帝嫡系后裔朱胜鑫,化名熊储游历四方访贫问苦,体察民情十余年。现在已经回到家乡,决定恢复建文帝的法统,不日就要兴师讨贼,老百姓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完成了舆论准备之后,廖广智直接在自家后山竖起一面大旗:“诛除逆贼,匡扶天下;归还祖制,重振大明。”

安远县知县沈克封一听建文帝的后代回来起兵造反,早就把魂吓掉了,同时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机遇。

再也顾不得捞银子,沈克封连夜逃到赣州府的巡抚衙‘门’,向巡抚大人洪瞻祖汇报“建文帝的后代朱胜鑫,化名熊储起兵造反,要推翻大明朝,搅‘乱’纲常”的重大叛逆情报。

既然知县已经跑了,安远县就变成了无主之物,廖广智带领已经聚起来的三百多人,顺理成章占领了知县衙‘门’,正式开府治事,而且在官衙‘门’前竖起一面大旗:夺天圣王。

这是公然宣称要夺取天下称圣称王,而且建元大兴,并且以熊储的名义发布了安民告示,号召各地大明军队起兵勤王,共讨燕京逆贼朱由检。

巡抚洪瞻祖刚开始还不相信沈克封的口头奏报,现在得到了确切情报,再也不敢耽搁。立即启用八百里加急,把这个重大消息传到了京师。

仅仅九天时间,“建文帝后代朱胜鑫,化名熊储起兵造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一时间舆情汹汹,风起云涌。朝野上下,‘乱’作一团。

赤格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才看着熊储:“主公,根据飞鼠‘门’弟子传来的消息,不到三个月时间,赣州府南部地区的安远县、长宁县、瑞金县都反了。廖广智已经聚集了九千余大军,总寨设在盘古山。”

“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熊储造反,而且声势浩大,这可如何是好,您老人家赶紧拿个主意吧。现在全国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就像一堆干柴。现在他们把注意力放到您老人家的身上,成为众矢之的可不是什么好事。”

熊储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搞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俗话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这是人在山中坐,祸从山下来,真是奇哉怪也。难道我造反了吗?你们都说说看,我什么时候造反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i734--60974+dd856+17908746-->


状态提示: 0385、冒名造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