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蒙山军》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蒙山军 () >> 第二十三节赵舒翘的悲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2471/

第二十三节赵舒翘的悲哀(2/2)

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子中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秉公断案的那位刑部侍郎了,那个案子确是冤案,刚毅的翻案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打击了借镇压太平天国而将各省督抚宝座夺走一大半的湘军和淮军系统。老百姓可不管谁是谁的人,他们在被编成了戏文的杨乃武一案中了解了刚毅是一位好官。

深恨洋人的刚毅来到涿州,听了赵舒翘准备给太后的汇报,当即说,“展如,万不可铸成大错!”

这就是不同意赵舒翘的意见了。赵舒翘吓了一跳:刚毅可是端郡王最亲信的人,而端郡王是嗣君的生父。我的乖乖,若不是他亲来涿州,自己真的要铸成大错了!

赵舒翘没有犯错误的结果是让朝廷犯了大错误!

赵舒翘回京,没有向慈禧呈上已写好的奏本,而是采取了当面汇报的形式,慈禧问他,义和团究竟可不可靠?赵舒翘一言不发,将他在涿州看到了用尽可能形象的形体语言向慈禧比划了一遍,搞得太后云山雾罩。在慈禧看来,赵舒翘是什么问题也没说清楚。

赵舒翘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认为,这样一来,不管如何,他算是安全了,这个在帝国官场上磨练出来的官员当然不会想到,一年后,他被深恨义和团的洋人列为了因为支持洋人而必须惩办的大臣名单,被慈禧下令赐死!

住在颐和园的慈禧心烦意乱。这样的局势,连自认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她也有些吃不准了,慈禧心里明镜儿似的,她才不相信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呢,这个已经带了明显的造反特征的运动一旦失控,洋人未必灭掉,朝廷怕是先被灭掉了!

慈禧决定听一听最亲信的荣禄的意见。荣禄却态度坚定,义和团绝不可靠!正在受到各方面攻击的身负京畿军事全责的荣禄焦头烂额,如果下令抵抗正在以保护使馆入京的联军部队(大约300人),他必将被推上洋人的对立面。而头脑还算清醒的荣禄知道,无论怎样,朝廷都不能支持义和团进京攻击京师的洋人教堂,更不能攻击各国使馆。这点,他倒是与素来昏聩的庆亲王奕劻看法一致。奕劻就力主放开城防让洋兵进京。为此,奕劻和荣禄都被借义和团实现撤换光绪的端郡王一系满洲亲贵骂为汉jian。

其实应当称之为“满jian”的,可见满族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彻底汉化了。

不仅端郡王载漪大骂奕劻和荣禄,连甘军董福祥也上折子参荣禄了,董福祥说,如果不是荣禄干预,他的甘军只需五天,就可以将bei jing城的洋人一扫而空,但荣禄就是不准他动手,这不是汉jian是什么?

思索了几i的慈禧终于做出了决定。第一个决定是离开了颐和园搬回了紫禁城,然后,在六月十i,慈禧任命端郡王载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任命,表明了慈禧在对待义和团的最终态度。

事情遂急转直下了。

不出意外,猬集于涿州的义和团涌至了bei jing城下。因为有前些i子关于不准义和团进京捣乱的“上谕”,九门提督立即下令关闭城门,但马上就送来了辅国公载澜的令箭,责令马上打开城门,让义和团进城。

呼啦啦,巨大多数从来没有进过bei jing的农民们涌进了帝国的京师,i夜不绝,前后进入bei jing的团众高达十几万人。


状态提示: 第二十三节赵舒翘的悲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