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新列强时代》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新列强时代 () >> 第六百六十九章 沈保祯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2577/

第六百六十九章 沈保祯(2/2)

政学堂里的两广水师教官,这不是过河拆桥么?

被人这么扫面子,不要说两广水师上下,就是吴可都动了无名之火。可笑之前正在陕甘剿匪的左宗棠写来一封书信,要他好好关照新上任的福建船政大臣沈保祯,却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用他关照啊。

由于福建船政里有不少两广派过去的人手,所以对于新任船政大臣沈保祯他也提前做了一些了解。

这厮来头可真是不小,不仅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外甥,而且还是林的东床快婿,单单就这一点背,景就足够惊人了。

虽然林则徐已经死了十几年,但他的人脉关系还在,特别受起赏识的左宗棠和魏源两人无不是封疆大吏一时豪杰,要不之前左宗棠也不会特意写信过来要他帮忙关照沈保祯。

而且沈保祯本人也极为争气,从小就在林则徐的熏陶下读书认真热爱学习,少时便有才名。

道光十六年1836年),16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秀才。道光二十年1840年),沈葆桢更是和老师林昌彝同榜考中举人,这年沈葆桢刚好20岁。此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不久担任两广总督的舅舅林则徐被朝廷革职查办。

这年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小他一岁的表妹林普晴完婚。林普晴,林则徐的次女,十岁时和沈葆桢订婚。)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七岁的沈葆桢中进士,之后选庶吉士,授编修,升监察御史,官途一片顺畅。

咸丰四年1854年),补江南道监察御史,一年后调贵州道监察御史。咸丰五年1855年),沈葆桢出任江西九江知府,所谓的火箭干部也不过如此。

咸丰六年1856年),朝廷擢升沈葆桢为杭州知府,然而沈葆桢以祖上曾在杭州居住,杭州亲戚过多为由推辞而改任地处偏远的江西广信今江西上饶)知府。这时侯太平军已两次攻打江西,占领了八府50多县,朝廷只剩南昌、饶州、广信、赣州、南安五郡,整个江西的局势岌岌可危。

八月,江西太平军将领杨辅清率万余人向清军发起了进攻,连克泸溪、贵溪、弋阳,进逼广信城。当时,沈葆桢正陪同工部右侍郎廉兆伦外出征办军粮、军饷。广信城里的400守军,闻弋阳失守,纷纷遁逃。城里只剩下知县、参将、千总和知府夫人林普晴,他们组织百姓紧逼城门誓死坚守。

在危急关头,林普晴显示了将门名臣之女的风范和气节,一边鼓舞百姓,一边派人向林则徐以前的部下,驻扎在浙江玉山的提督饶廷选求援。第二天沈葆桢赶回了广信,不久援兵也至。在同饶廷选商议之后,采取了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打退了杨辅清的进攻,经此一役沈葆桢扬名官场。

咸丰七年1857年),升任江西广饶九南道,三月,石达开攻打广信,沈葆桢、饶廷选率守军顽强抵抗,激战数日石达开败走浙江。

咸丰九年1859年),沈葆桢以父母多病,请求离职回家探望。已经整整十五年没有回家了,家乡的日子带给他的不仅是快乐和回忆,更是难得的清闲和松弛。

咸丰十年1860年),重又被起用,授吉赣南道道台,沈以父母年老而婉辞。于是被留在原籍办团练,曾国藩很是赏识。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不久推荐他出任江西巡抚,倚用湘军将领王德标、席宝田等镇压太平军,


状态提示: 第六百六十九章 沈保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