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最风流》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 76 荀镇东巡行二州(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2702/

76 荀镇东巡行二州(上)(3/4)

过了郡府,前行不远,一座占地甚广的学校出现。

这就是州学了。

离州学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荀贞就叫车驾停下,下到车外。

戏志才、刘谦等从吏听报荀贞下车,也都下车。

诸吏集合到荀贞身边。

刘谦问荀贞,说道:“明公,此处离学校还远,怎么就把车停下了?”

荀贞答道:“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传经授业之地,需当肃穆,我不欲打搅学校中经师授课,所以令车在此停下。”

刘谦闻言,大为赞叹,说道:“今海内丧乱,天下群雄争战不已,各地诸侯唯以兵戈而争强,如明公这般重教者,鲜矣!”

刘谦是孔融的故吏,从青州奔投来的。

荀贞笑问他,说道:“说到重教,孔北海,士流之表也,我比之北海何如?”

刘谦答道:“孔北海虽崇贤重士,奈何北海境内黄巾肆虐,北海无能制之,故虽礼贤,所礼者三二子也,何能与明公设州学、延名儒,重昌圣人之道於境,广授名教之业於民相比?”

——这州学,不是本就有的,是荀贞於自设的。

荀贞听了这个小小的马屁,微微一笑。

李宣官任典学从事,主掌州中的文教,这个州学既归他管,也是他负责建起来的,州学中的很多经师亦是他礼聘的,对州学内的情况、经师、学生,他都非常的熟悉,便在前头给荀贞引路,——李宣是李瓒的儿子,李膺的孙子,他来掌文教正是适宜。

一行人步行数百步,到了学校中。

此时,正是早课时候,刚进学校的门,就听到校内的房舍内,传出阵阵朗朗读书之声。

州学共有四个院落。

一个院落教经书,一个院落教文学、算学等,一个院落是荀贞专门提出设置的,乃是供学生射箭、学骑的习武场所。君子六艺里边,有射、御两道,都是和打仗有关的。在州学中开演武之所,也算是秉承君子六艺的意思。剩下一个院落是老师们的办公地方。

为不打扰校内上课,荀贞没有带太多的人进来,只有邯郸荣、戏志才、刘谦、李宣四人作陪。

荀贞这次来巡州学,没有事先打招呼,因此州学中的老师、学生都不知他的到来。

先到了教授经书的院落,李宣想去叫师生们出来迎接荀贞。

荀贞制止了他,说道:“课堂神圣之地,不要打扰他们。”

於是,李宣便就罢了。

荀贞悄悄地到了邻着此院门口的教室外头,朝内看去。

见一个长须飘飘,年约五旬,戴高冠,穿着宽大儒服的老者跪坐席上,於他面前,跪坐了大约十来个学生,学生年龄不一,小者十二三岁,长者十七八岁,因未成年,故都没有戴冠,然亦皆穿儒服。老者身前无有经书,学生的面前各摆一本经书。那老者闭着眼,背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却是在教读诵。

——荀贞搞了一个小小的“发明”,便是后世的标点符号,现在徐州所有括州学、郡学用的教科书,基本都已经使用上了他的这个“发明”。其实在他“发明”这套东西之前,已有类似的符号通行於世,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性。

荀贞侧耳倾听,听到室内师生朗诵的是“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云云。

荀贞点了点,心道:“是《荀子》。”

这一句是《荀子?修身》中的一段。

荀贞听了一会儿,听到““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这段,不复再听。

他没有打扰课堂内的师生,过了这间教室,行到前边的教师门口,依旧驻步悄观、静听。

教室中的情景与刚才那间教室相似,他再侧耳去听。

听没两句,就听了出来,这间教室中讲的却是郑玄的学说。

郑玄是当今的一代大儒,他如今隐居泰山郡,荀贞虽数次邀请他来郯县,他都不肯,但当荀贞后来换而邀请他遣得意门生来郯县州学讲经的时候,他却是没有再作拒绝。

——不再做拒绝原因有二。

一则,尊师重道,本来就是郑玄思想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其本人来说,他前后所教过的弟子已是何止数千?就在他隐居的山中,现在便还有数百上千、冒着战乱危险、不远千里而赴至的学生在跟着他学经。

二来,前汉以今,儒学各派,最重门户、家学,郑玄尽管博通诸家,打破了诸家的门户隔阂,可越是如此,他也才越会想要传播他的学术观点,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本能选择。

故是,郑玄本人虽不肯接受荀贞的招揽,然在荀贞派人去请他派几个高足来徐州授课的请求送到他处后,他却是欣然从之,拣选了门下四五个学生,使之来了徐州。

这时在此间教室中授课的老师,即是郑玄门下的一个弟子。

比之前间教室,荀贞在此间教室外驻足倾听的时间长出了不少。

如邯郸荣、刘谦这样,或不怎么关注学术,或与荀贞相识还不算长的人,大概会因此而得到荀贞更重视郑玄学说的结论,实则不然。

正好相反,相比郑玄的学说,荀贞更看重的是荀子的学说。

郑玄固然是个通儒、硕儒,然至少在两点上,荀贞更倾向於荀子学说。


状态提示: 76 荀镇东巡行二州(上)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