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都市枭雄》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重生之都市枭雄 () >> 第1455章 聪慧太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3658/

第1455章 聪慧太孙(2/4)

父的话,此意出自《风俗通义》,书中有云‘长史马肥,观者快之,乘着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孙儿想着苏大人以及大人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孙儿就不多说了。不过张举正大人前两日有给孙儿讲过宋代王安石所著的《伤仲永》一文,孙儿觉得苏大人应该不至于这个都不知道吧当然,苏大人想来也不是故意插手您对孙儿的教导,毕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话,可是人尽皆知的。”殷鸿利看着苏大人,一脸你好无知的表情,然后对康乾帝道:“皇祖父放心,这些道理孙儿都明白的,以后定不会有所怠歇,会约束好自己,好好读书,待长大以后,再跟各位叔伯兄弟一起为国分忧。”

康乾帝闻言笑着连声称好,之后对众人道:“还有谁想枉顾太孙有意进学的事情,让他分心参与政事的?”

这中近乎定性的话一出,众人哪儿有不明白康乾帝心意的,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都连声称不敢。康乾帝冷笑一声,待殷鸿利问过曹少钦,将之前复议的人名都问了一遍之后,然后直接说了声下朝,牵着殷鸿利的手便走了。

刚才复议的有二十余人,康乾帝本想一气之下全撸了,但见孙子将人名记下了,便想看看孙子的想法,“你觉得这些人应该怎么处罚?”

殷鸿利眨眨眼睛,有些郁闷道:“本想着他们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想来一定都是腰缠万贯,万事无忧,所以这才有多余的心思算计孙儿。原本觉得这种不干实事的直接全撸干净,但是之前太傅有教导,不能一概而论,孙儿便想着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看看以后如何。至于现在,让他们家里的余钱都捐出来,安置灾民,您看如何?至于带头的苏大人,御史位子对他似乎有些太过清闲,想来吏部应该能给他找个新的差事。”

康乾帝可以肯定,殷鸿利所说的这些话,没有旁人教他,这几日他时时在自己身边,带他上朝也不过自己一时之意,对于孙儿有这样的见解跟自制力,康乾帝表示他很满意,不但大赏了殷鸿利,就连殷鸿利的太傅张举正也得了不少好处。

“即有钱,人又闲”。当众人得知殷鸿利对于请旨让自己议政的大臣的评价时,没有复议的庆幸自己动作慢,复议的恨不能吃了苏大人。而苏大人隐晦的看过南明竹之后,只能默默的承受着众人的恨意。

当殷?带着康乾帝的口谕去这些有钱人闲的家里头的时候,众人顿觉心都碎了。殷?没有太狠,因为康乾帝听了孙子的话,已经把这些人家底摸清楚了。不多,不过三分之一家产而已。一共二十四人,苏大人为中原灾民“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其他人最少五万,最多三十万两白银,总计二百三十七万两白银。

事后,苏大人被降级踢到工部做了一个工部侍郎,整日陪着较真的甚至不喜欢他的雍郡王殷禛,以及虽然面似和蔼但大病初愈万事不管的廉郡王殷禩,每天忙到要死却换来无数呵斥,只能兢兢业业及其用心的在两位皇子的监管下,丝毫不敢松懈的干活。

####################################################

在康乾帝眼中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就能这么快筹集好我二百多万两银子,康乾帝也有些吃惊,殷鸿利拿着康乾帝让人调查的结果,好奇地问:“祖父,这些人家里都这么有钱,为何还要往户部伸手借银?”

康乾帝摸摸他的头,没有说话,如今国库中存银不过一千二百多万两,就算给儿子安家银子,给女儿嫁银都要小心谨慎,很多时候还得动用皇帝的私库。当孙子不经意问起国库存银,康乾帝找来户部官员之后,看到一箱一箱的借条,康乾帝心里着实无法向孙子解释。

“太-子,这件事你有何想法?”等殷鸿利去念书的时候,康乾帝对刘煜问道。这么一大笔钱,若是都还上也不现实,甚至有很多都是康乾帝的心腹。

刘煜对这件事早就准备,他也顺大流意思意思的借过钱,现在还有十万两银子的欠银,于是道:“长此以往,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家里确实有困难的又不好不借,不过看着他们一个个甚至起来比国库也差不了多少的家当,儿子说实话,也有些羡慕呢,毕竟儿子也不过百万的家当……”

康乾帝知道刘煜门人经商的事情,对于儿子的家当心里有数,再说刘煜每年还孝敬他一大半,并且又没有鱼肉百姓、伤天害理,所以康乾帝一直是默许的。当然,对于经商的事情他并不支持,刘煜门人经商无所谓,不过对于殷禟想要亲自经商的事情,康乾帝就恨不能将他回炉重造了。

“借银不好完全禁止,不过儿子觉得要有个章程,不能谁来都能借,得规定个还款时间。”刘煜假意想了想,道:“还有就是银子不能白借,就像儿子借了十万两,那么就算是十年还清,每年至少得还一万两,再加上一千两的利息。这样分摊下来,还的不多,利息不过十分之一,十年后儿子便还了十一万两。长此以往,不仅能控制借银之事,国库应该还会略有盈余才是。当然儿子也可以一次还清,定个五年内利率百分之八,十年内百分之十,二十年内,百分之十五,借款的年限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年。另外,假如借银是为了国事或者百姓之事,也可以经户部详查之后,给予免除利息或者减免借银的奖励。当然,这只是儿子一个粗浅的想法,到底该如何实施,还需父皇定夺。”

状态提示: 第1455章 聪慧太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