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 >> 第372章 学赶车(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4743/

第372章 学赶车(中)(2/4)

,用力在木板上摔打,让谷粒脱落下来。

脱粒之后便是扬麦,无论脱粒机,还是人工,谷粒中都混杂了大量草秆麦叶等杂质,这扬麦便是将麦子扔得高高的,在天空中散开,让风将其中的杂质吹走,当然另外一种方式便是鼓风机,依靠风力将谷粒清扫干净。

现在这些工具大都是同学们在用,楚明秋眼尖,扫了一眼便看见,秦淑娴和汪红梅正用着脱粒机,而监工和几个女生在用鼓风机,宋老师则带着一群男生在那扬麦。

晒谷场上,笑声不断,几个孩子在满天麦粒中奔跑嘻嘻,队支书在大声呵斥,让村里的娘们管好自家的孩子,楚明秋站在马车上,看见牛蛙提着个小筐站在秦淑娴和汪红梅边上,她们每脱一把麦子他便接过去一把,手法熟练的将藏在中间的残余麦粒连同小节麦穗一块收进篮子里。

楚明秋将马车上的麦子卸完之后,坐在马车上歇了会便冲牛蛙招手,牛娃迟疑下高兴的跑过来,楚明秋悄悄告诉他待会上地里去,那里落下不少,牛娃会意的点点头。

待牛娃跑开后,楚明秋回过头来正好碰见祁老三的目光,祁老三的笑容大有深意,楚明秋笑了下跳下车,过去在他的褡裢里抓了把青豆,跑去喂大黑去了。

一个下午下来,大黑和他混得很熟了,热烘烘的鼻头在他脸上碰了碰,楚明秋和他腻味了会,又提了半桶水让它喝了,然后拉着缰绳又回去了。

“公公,公公,我和你一块去吧。”

楚明秋回头一看却是委员,旁边的彭哲显然也想去,可神情有些胆怯,楚明秋扭头看了宋老师那,见宋老师没注意,便点点头,委员飞快的爬上马车,彭哲迟疑下还是跑过来。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楚明秋精神一阵,四下张望,却没有看见人影,祁老三笑了下说是村里的韩秀才,这老秀才笛子催得棒极了,连牛听了都倍精神。

“有这么神吗?”楚明秋表示怀疑:“古时候有对牛弹琴之说,现在的牛都能听得懂笛声了,可见这进化论之神妙!”

委员和彭哲哈哈大笑,祁老三不懂进化论,可也听出了楚明秋的揶揄,他毫不在意的笑了笑:“你还别说,这韩秀才早年中了秀才,读书的念头却淡了,他老子让他考举人,他考了一次没考上,便不再考,可他也没歇着,四下来里玩来着,今儿去燕京,明儿上山西,据说还去过上海杭州,说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活生生将家里的几十顷地给玩没了,也不知在那学了这手笛子,吹出来就。。,”

祁老三肚子词不多,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个什么,委员在边上急得,忍不住给他补充道:“悠扬动听,可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切!笛声那有这样形容的,应该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楚明秋挥手笑道。

“不对,不对,这笛声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彭哲连忙纠正俩人:“这笛子素有隐士之音的说法,陶渊明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笛子隐士之说从何而来?”委员反问道。

彭哲张口便说:“这笛子通常以竹为材,而竹在古人中有君子之说,梅兰竹菊,四君子,竹为其中之一,历代文人在落魄失意时,总以笛声抒怀,黄庭坚把,笛为故人听。”

“羌笛何须怨杨柳呢?”楚明秋逼问道。

“这羌笛和我们所说的笛又不一样,我们说的是七孔笛,羌笛是五孔,公公,你这是偷换概念。”彭哲看来是读了不少书,没被楚明秋难住。

楚明秋也不反击了,他只是笑了笑,祁老三笑道:“到底是城里娃,这韩秀才要见了你们,肯定喜欢。”

“唉,对了,大叔,这韩秀才现在作什么呢?”楚明秋问道。

“作什么?养老呗,都七十多的人了,这十里八乡的秀才种子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他年青时将家里的地给败光了,读了多年书,又作不了官,土改时给他家定了旧知识分子。”祁老三的语气中师傅挺为这韩秀才庆幸。

楚明秋则忍不住乐了,这旧知识分子依旧不是无产阶级,但比起地主和富农来说,又要好多了,至少不是监管对象,用不着每周上大队报道。

上午的劳动让突击队的所有队员都疲惫不堪,只有楚明秋和朱洪看上去轻松点,队支书过来检查工作时,对楚明秋大加赞赏,认为他赶得上村里的壮劳力了,可以拿满工分了,这个夸奖让楚明秋非常高兴。

下午,楚明秋也没参加扬麦,也没去帮助突击队的其他同学干活,而是和祁老三一块驾着马车到处跑,四下收麦子,将麦子运回晒谷场,他学得很快,短短一个下午便学会了怎么吆喝,怎么赶车,怎么和马套近乎。马车和汽车司机一样都是话唠,说起来便滔滔不绝,楚明秋很快了解了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主要有三个姓组成,祁、韩、闵,其中以祁和韩最大,现在的队支书就是祁家的,而村贫协主席则姓韩,村里的会计也姓韩,闵家的则作了计分员,这三家构成了村子的上层建筑。村里有地主也有富农,三姓都有,地主富农属于管制对象,每周都要到大队报道。

“都是一个老祖宗,只要不搞破坏,村里也没人难为他们。”祁老三觉着楚明秋不过一小孩,嘴上便没了把门的,说了不少过头的话,至少在楚明秋看来是这样。

“赵王庄生产队便不同了,他们的队支书和贫协主席都是


状态提示: 第372章 学赶车(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