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朝锦医卫》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明朝锦医卫 () >> 171章 倒霉的唐伯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5070/

171章 倒霉的唐伯虎(2/2)

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再加上由于徐、唐两人在京师的行动惹人注目,会试中三场考试结束,顷刻便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户科给事华眿便匆匆弹劾主考程敏政鬻题,事连徐经、唐寅。

于是,朱厚照的老爹敕令程敏政不准阅题,其所录之卷,由大学士李东阳会同其他试官进行复审,结果徐、唐两人的试卷却皆不在录取之中。

鬻题之说,虽属乌有,但舆论仍喧哗不已。

明廷为平息舆论,便着锦衣卫加以审讯,查无鬻题实据,最终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使两人均遭削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吏使用。

程敏政因此罢官还家。华昶因奏事不实,也遭降职处分。

一场科场大狱,以很有朱厚照老爹的风格,各打五十大板结案。

事后三个被告均不服,程敏政归家后愤郁发疽而亡。唐寅耻不就吏,自此云游天下。

而徐经之后,闭门读书,并作《贲感集》以明志。

至公元4年前明孝宗死,徐经一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举仕途。正德二年,徐经以慕司马迁的齐、鲁、燕、赵壮游为名,北上京师探听消息,但因科场失意后体质一天比一天差,不胜旅途劳顿,至京便卧病于永福禅寺,于当年客死京师,年止三十有五。

这次唐伯虎取道天津入京,其实倒有凭吊故友的意思。

当然,杨慎与唐伯虎交好,除了有一些师兄弟的因缘之外,倒有一些同病相怜的味道:因为就在一年前,杨慎参加会试,原本主考官王鏊、梁储已将杨慎写的文章列为卷首。却不料烛花竟落到考卷上烧坏,以致名落孙山……当然,对于那烛花到底是意外烧毁考卷还是有人人为,这件事与唐伯虎之前的科场弊案一样,同样难以考究了……

…………

“杨兄准备什么时候去见那唐伯虎,我倒是想要见见他,求幅字画什么的,哈哈哈。”张阳除了知道《唐伯虎点秋香》之外,对于唐伯虎的了解大概就是他的书画特别值钱了,要知道,张阳还没穿越的时候,就在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唐伯虎的《梦仙草堂图》,虽然不知道这副图到底价值如何,却也知道能够存在大都会博物馆中,也必然价值不菲。

“呵呵,张兄如此态度,倒是让杨某我着实对唐兄妒忌不已了,要知道,前一阵子,你还连我的名字都没听说过。虽然我的字比不上唐兄的画值钱,可是京中求我字的人却也不少。”杨慎有些开玩笑地调侃张阳。

“两码事两码事,哈哈。”张阳有些不好意思,这确实也不能怪他,谁让周星驰没有演过《杨慎点秋香》呢。

“好了,不同你说笑了,明日,在浣俗亭,我设了酒宴招待张兄你与唐兄,到时我们把酒看花,纵论天下,此时想想,便已经觉得有些按捺不住了,哈哈哈……”杨慎说道高兴处,一阵大笑。

“不错,那明日我们约在什么时辰?”张阳继续询问。

“雅士相约,哪里需要什么时辰,兴致来了便去,兴致没了便走……”杨慎的话让张阳一阵无语,“哈哈哈……说笑说笑,实在是因为唐兄那家伙一定会忘记我们所说的时辰,明日一早,我来寻张兄你,到时候,咱俩一起去哪个温柔乡中,把唐兄给抓出来。”

“……”张阳一阵无语。“好了好了,今天来寻张兄你也就只有这些事情,剩下还有些俗事没有办完,看完张兄你,我便要去应酬那些俗物了,说起来,有时候真是有些羡慕你与唐兄的逍遥。”杨慎这位高官子弟,来到天津地面,自然会有不少本地的高官故旧需要应酬,而且杨慎一年前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却也认识了不少同年,也因为杨慎才子之名和老爹杨廷和的缘故,这些人也并没有把杨慎当做一般的落地者对待,反而将杨慎尊为“师兄”,如此一来,虽然不愿,可是他也无法驳了那些所谓同年的面子,今天中午,晚上各有一场酒宴要赴,也正因为如此,杨慎才挑了个大早晨就来拜访张阳。


状态提示: 171章 倒霉的唐伯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