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东鲁传》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东鲁传 () >> 23章 意外收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58504/

23章 意外收入(2/2)

的;

秋天的时候,到僻静的石头堆里翻促织,比赛看谁的叫声响亮;去斗地里抓豆虫,烧了吃、煮了吃,是大人小孩都爱的美食;

母亲会将煮熟的豆虫掐掉坚硬的脑壳,用擀面杖把嫩黄的肚肠擀出来,和进面粉里,做成面条、面片或者大饼;

秋水枯了,水里的鱼倒是丰收了,密密麻麻看着怪瘆人的,其实却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胆子小的在水边,用笊篱随便抄两下,就能煮顿汤,够一家人吃喝了;

胆子大的青年会下到水里,摸泥鳅、摸蚌。那河蚌大的就跟饭钵一样大。但是,越大越不好吃,肉很老,而且,还特别特别地腥;

趁着秋收的间隙捉田鼠,火熏水灌,大家通力协作,往往能灭掉一窝。就地取材烧了来吃,香飘万里……

都说乡下穷,可也有一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乡下也许没有城里头的东西,可有些东西,却也是城里头经历不到的……

徐图贵怀揣着无限美好的憧憬离开了,也给三房留下了一个仗义爽快的好形象。

叶氏将徐家送来的点心样样数数捡了一盘,让若萤送给东街的外祖父。又装了一盘,留着明天晨省的时候,孝敬给钟老太爷和老太太。

剩下的,匀出来几块,是要送给山上的杜先生的。

完了,剩下的才是给孩子们的。

香蒲一直在边上看她安排,别的都没有什么意见,只除了送给前头老太太的那一份。

“她们又不缺这个,不送也不要紧的。”

“缺不缺是一回事,送不送又当另讲。”叶氏沉声道。

香蒲就愤愤然了:“她们有口吃的,就从没想过咱们。姐姐,你有时候简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终归还有不少,少不了你的那一份儿。你就少担心吧。”

香蒲啐了一口:“我就馋成那样儿了?跟孩子抢口粮?我再脸皮厚,也干不出这种无情黑心的事情来。姐姐你这是污辱我呢!”

说着,气呼呼地甩手走开了。

门边的若苏这时走过来,没说话,只把一个小布包轻轻放在了炕头上。

叶氏有些意外,打开布包,见是二十个钱,不由得大吃一惊。

“是二妹临出门的时候给的。我想,该让娘知道。”

叶氏的心怦怦急跳,也说不上跳的是不安还是欢喜:“这么多!她哪来的?”

若苏的神情有些迷惑:“她帮徐少爷写作业赚的。娘你不要告诉别人,不然,徐少爷一定会挨骂。”

叶氏睁大了眼:“她?她大字不认得一个,怎么可能!”

“是真的,娘。我亲眼看见的。徐少爷跑出去玩儿的时候,她在炕上写作业。写的很快。”

若苏慢慢地说着,慢慢回想着当时的情景。

那是她所不熟悉的二妹,那握笔的姿势,那种神情,从不曾见过,就好像——好像是一种习惯,做过了很多年。

她甚至眼皮子都没抬,就把徐图贵的课业写完了。然后,还翻看了他的书,表情一直是很淡很淡的。

后来,她笑着摇了摇头。

很不屑的微笑,满含嘲讽意味,就如同一个饱历世事的老人面对一个小孩子的自以为高明的小伎俩时的反应。

如四两拨千斤,如俯瞰众生小。

那一刻,若苏心里有个很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在二妹眼里可能非常地幼稚。

不光是她,也包括很多的人。

所以二妹才会木木的,更难得跟人说话,因为她早就看透了很多的事、很多的人。

叶氏半晌无话。心里想着二女儿素日里除了发呆,倒是经常能看到她拿着草棍儿在地上乱划拉。

也许不是毫无目的,而是在偷偷地学写字?

“娘,你说是不是杜先生教的?”

这一可能提醒了叶氏:“难说。就算没有教,但凡有心,还是一样能学会。”

再不济,照葫芦还能画出瓢来呢。

“这孩子就这点儿不好,什么事儿都藏在心里,不跟人说。”叶氏有几分迷茫。

一直以为,这个孩子最省心,弄不好是她大意了。

平静的池塘下面,有游鱼、有成长、也有你死我活的争斗。

这样的一方世界,旁人根本很难插手进去。

“也许,是怕爹娘心头难过。想读书,家里供不起……”

叶氏一怔,把头扭向一边。

若苏知道,她的话触动了母亲的痛处。

她不禁感到后悔:“回头我说说她。女孩子,把针线做好才要紧。读书又有什么用?又不能科考。”

“苏儿,别说。”叶氏唤住了长女,“别说……”

留一个念想给孩子,没什么不好。期待明天有好日子过,才能轻视今天的艰难。

总是喜欢打扮成男孩子的萤儿,是不是对自己的女儿身很不满?她是不是把这个家当成了责任?才那么大点儿的孩子,竟然如此早慧吗?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一夜,叶氏辗转难寐。


状态提示: 23章 意外收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