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双珠玳瑁簪》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双珠玳瑁簪 () >> 44.要见人,就要学规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60610/

44.要见人,就要学规矩(2/2)

许事忙请不动,可杨妈妈,却是能请动的。”

顾维驹这才知道,太夫人身边蒋沈韩杨钱几位妈妈,原来曾在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跟前学过规矩,难怪人人管家都极有一手。这位杨嬷嬷,她也是印象极深刻的,能说会道,语笑嫣然,极得太夫人欢心。不管当年学的规矩她还记得多少,但哪怕能学得些八面玲珑的劲儿,那也挺好的。况且她是太夫人身边的人,不单能管教孩子,就是自己向她讨教,也不会失了主母的颜面,旁人还要说她敬重长辈。

顾维驹点点头,不免又道:“还想再多问一句,妈妈别恼,既然当年太夫人是请了教养嬷嬷的,那母亲当年可有请过了?”

冯嬷嬷一听,亲疏有别,心里就很高兴,因此也爽快地答道:“自然也是请过的,虽不是宫里出来的,但也在公主府当过差。她老人家身边的四位姐姐,也都是跟着学了规矩的。只是后来几位姐姐先后嫁了出去,涴琴嫁了卫大掌柜;弹棋嫁给了管杭州一府文房铺子的赵大掌柜;照书娘老子都在杭州老家,回去嫁了陈府陈二管家;忆画嫁得最远,却是嫁给了老太爷的常随标剑,后来一家子都放了籍,老太爷让他们去了北直隶,做了军户。”最后说到忆画时,已是忍不住的羡慕。

顾维驹便明白了,先后两位太夫人,都属于高嫁,身边都有教养嬷嬷,两位嬷嬷还各有来历。只不过陈太夫人身边的人陆续都放出去了,而太夫人身边的人,都留在了霍府。相比较而言,作为一个现代人,顾维驹还是更喜欢陈太夫人的做法,身边的人都各有前途。不过对于古人而言,绝大多数应该还是像储太夫人身边的人这样。不过这给顾维驹如何安排自己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不过既然打算去请杨嬷嬷,顾维驹就顾不上细想,留了冯嬷嬷在院子里,起身打算往太夫人那里去。只因珍珠琥珀被派去跟着孩子们,于是带上了玛瑙琉璃。因要出门,又匆匆找了件并杭月青缠枝牡丹配凤穿花玉扣的披风穿上,换了支金镶翠玉嵌宝蜻蜓簪子,挂上对珍珠葫芦耳环,理了理鬓发,就出了门。

时已近夏,午间日头也高,虽一路都顺着抄手游廊行去,待到了南山院,顾维驹还是出了一层薄汗。太夫人处倒是清凉,熏着冷香,喝着清茶,她倚在罗汉床上,由着春露打扇,夏霖捶腿。进屋时小丫鬟把水晶琉璃帘子一掀,声音清泠如碎玉。

顾维驹先时才惹了太夫人不快,此时又要求人,只得赔笑:“太夫人真会享福,看着您才知道,世人常道‘神仙般的日子’到底何为。”

太夫人懒懒睁开眼睛,摆摆手让顾维驹坐下了,又道让春露上茶。众人已知顾维驹喝不惯茶汤,便给她上了今年新下的明前龙井。顾维驹啜饮一口,齿颊生香。

“有事便直说吧。”太夫人还因前事不痛快,说话便很直接。

顾维驹也不绕圈,只把三月三上巳节的事说了,便道:“还得借您身边的杨妈妈几日。”

太夫人倒没想到会是这事儿,她甚至想到了顾维驹是来还钱的,或是来解释的,却没成想她打算上巳节的时候带着姐儿们出门。

按说姐儿们还小,离说亲还远,出不出门也不着急。可是众人皆知,出入社交场合能否大方得体,是需要从小跟着长辈学习的。许多大户人家庶女,因嫡母从不带出门,到了年纪要相看,一出门不是束手束脚就是小里小气,甚至还不如那中等人家的嫡女,就是因缺乏见识的缘故。更何况太夫人出身商户,商户人家不讲究,她从小便跟着父母兄弟出入铺子农庄,见过各样掌柜庄头。因此嫁入官宦世家,见着各样下人,才不露怯。所以顾维驹要带儿女们出门,她倒是极赞成的。

便点头道:“便让冬晚去你那儿几天吧。”

顾维驹这才知道杨嬷嬷的闺名叫做冬晚,忙点头称谢:“过了这几日,儿媳定会好生寻个教养嬷嬷,不会劳动杨妈妈太久。”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丑话干脆先说,她可不愿意自己院子里安插一个婆婆的眼线。

太夫人似是看穿了她的意图,脸上略带嘲讽地笑笑:“你别看冬晚只管些琐事,便以为她清闲。若不是为了姐儿们,我这里实是一刻都离她不得。”太夫人也把话挑明了,你以为我会把人硬塞给你?别做梦了,不过看在孩子的份上,给你三分薄面罢了。

顾维驹心里默默叹息,刚嫁进来时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微妙局面,终是随着大姐儿挑起来的一点误会,维持不下去了吧。眼下这样的对话,只跟撕破脸也就是一层窗户纸罢了。

“那不知杨妈妈几时得空过来?”问清楚时间,也好准备准备。

“明日午歇之后,”太夫人想想道,“我看就未正二刻吧。”

顾维驹算算,那就是两点半,倒是跟前世的工作时间差不离。于是谢了太夫人,就离了南山院。


状态提示: 44.要见人,就要学规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