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越沧海》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越沧海 () >> 386.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7631/

386.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2/2)

百多万石军粮运到了曲靖以东的罗平、富源二砦——

这中间运途损耗也有三四十万石,主要是因为富源和罗平附近还无船可以通行,必须依靠大象、黄牛驮运或拉车,沿着吴越人修建的简易官道前行,还要给协从运粮和保护沿途路径的苗人等部族一定的“赏赐”以保障安全。但是考虑到前沿的富源和罗平距离昆明不过三百里地、距离羊苴咩城还要再增加七百里,这个运输损耗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前文章节曾经说过羊苴咩城是昆明城,属于揣误,非常抱歉。羊苴咩城应该是现代的大理城,特此更正)

富源、罗平二砦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军火库和物资库,除了军粮之外,到入秋的时候为止,广州都护钱仁俊把三百万支弓弩箭矢、五万发大小铁质、铅质炮弹、两万桶火油一并运到了城内,连带着足够装备两万军队的替换用盔甲刀枪、神臂弓。唯有火药和火炮之类的兵器没有提前部署,这些受到严格控制的核心装备需要朝廷大军出征时随军携带。

七月末,夏日最炎热的时段已经悄然过去了,在杭州整备了许久的亲从都兵马约三万人,由林仁肇率领,在钱惟昱授命践行之后,照例在杭州登上海船,浮海向南。中秋节时分,三万军队在邕州取齐,与钱仁俊派出的两万岭南兵马、以及一批批逐渐赶来的蛮夷仆从军合兵一处,进行了半个月的气候适应性休整——略微北方地区来的军队,到岭南作战一定要进行至少半个月的气候适应性调节,否则快速出征肯定会留下很多非战斗性减员的后遗症;已经有过岭南和交趾讨伐经验的吴越人,自然不会在这一点上冒险。

九月初一日,大军在邕州誓师之后,约摸6万多人的军队就从邕州继续走水路进兵,前到百色,后分赴罗平、富源。这6万多兵马里面林仁肇统帅的亲从都3万人、广州都护府兵2万,其中半数是钱仁俊多年带的节镇老兵,还有一半是南汉国灭亡时投降过来的潘崇彻从南汉降军里面挑选可用之兵组成的。最后剩下的一万多人装备略微简陋,由侬民富和陈览等广西壮侬、交趾越南族领袖统领,侬壮和越南人虽然战斗素质和武器不比吴越人,却胜在野性好斗,山地丛林战颇有天赋,因此也在少量携带,作为斥候先锋等用。

至于潘崇彻从南汉降军里面搜刮的一万兵马,说实话传统军事素养依然是各军当中最不够看的,不过毕竟是三五个里面挑一个,不至于和原本的南汉军那样老弱病残都往里塞,至少基本的军纪和素质还是可以人人保障的。这支部队之所以要带着,是因为钱仁俊在岭南镇守这些年来,也陆陆续续收拢了一些当年灭南汉与越南时敌人留下的战象,这些战象北方来的吴越人不善于调教,还是要交给本地兵管理。

当年南汉全盛时候拥有战象七八百之多,越南战象也有三四百;这些国家的灭国之战中,被吴越军队击毙的战象占了一多半,剩余的不是逃散就是投降时缴获。钱仁俊统治岭南期间经过数年恢复和搜捕,好歹是从这两个亡国军队的遗产里搜刮出了300头战象,便一并交给潘崇彻的两都兵马统帅;考虑到气候的因素,这些大象将来如果要用于北方的战争,那是很难做到的,气候和大象巨大的食量注定了在北方运用战象会产生后勤灾难。但是在对付大理乃至其他南方蛮夷的战争中,大象如果运用得法,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余热的。

经过半个月的分批行军、休养整顿。建隆二年九月月中前后,六万多吴越军队便在罗平、富源等砦集结完毕。再往前,他们就会进入大理国的东川郡、石城郡境内(今云南曲靖)。


状态提示: 386.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