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乱世七书之却月》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乱世七书之却月 () >> 下卷第十二章 魂断**渡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7635/

下卷第十二章 魂断**渡(2/4)

就已经杀到了晋军方阵前,只不过敌人丢在地上的东西一堆堆一团团。虽然不是坚垒,却也磕磕绊绊。骑士们不得不小心避让,免得马失前蹄。结果冲击速度就慢下来,密度也不免掺水。

姚灭豹冲在最前面,举起盾牌,挡住飞来的箭。箭击中盾牌的力道很大,应该是晋军在第二个方阵后面部署了强弩。这是个糟糕的信号,但他已经来不及撤下来。他的人苦苦厮杀,一直没有歇息,连口热水都喝过,人马都已经显出疲态。此刻在晋军凌厉的强弩攻势下,如三春去后,群芳凋零,转眼就死伤狼藉。突破箭雨的零星骑士冲到阵前,遇到一堵长槊墙。他们试图拨开这些尖刺杀进去,却转眼就被刺落马下,有些人被同时刺中好几处。

灭豹营的老底子所剩无几了。

赫连璝的矛头已经折断了。

只是矛杆浑然不觉。

赫连璝豪气奔涌,准备灭此朝食。他已经决定:在翦除晋军这支主力部队后,不做休整。乘胜直取长安,在被晋军占领的姚秦宫廷里,用上好的宣纸,带着歼敌的快感。向父皇奏捷。

匈奴骑兵潮水涌动,波涛喧哗,人们挥舞着兵器。发出牧人独有的狂叫,那是草原上的狼听了都会胆战心惊的狂叫。前面的浪头遇到了一堵岿然不动的水坝。碰上那里射来的泠泠杀机,很快就形成一股不进则退的回流。而后面的激流还在一往无前。

战神俯瞰战场,长叹一声:此时的妙处,是双方都认为胜利的果子已经落在自己筐中。但只有战神清楚他会接受谁的馨香。

一个奇怪的声音压倒了战场上的喧哗。

敌对双方的注意力都被它引到了空中。

那是一支鸣镝,比寻常响箭更长更大,射得更高,声音更尖锐。它从晋军阵后发出,瞬间飞到半里地高处,而后回身俯冲下来,落到不远处的荒野上,一路啸叫不止。

凤凰登场,群鸟无声,战场顿时安静下来。

打过仗的人都知道,这是金鼓旗幡外不常用的特殊信号,预示着敌人或者我方要有某个特殊动作,战斗进程或许因此突转,某种力量或许意外介入,总之如果不是己方发出,那就往往不是好兆头。而此刻的战场上,除了晋军少数几个将领,其他人,无论晋夏,都在迅速地、带着点张皇地揣测,不明白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姚灭豹眼尖,看见侧翼丘陵上浮起一股尘烟。

赫连璝也看见了。

连绵起伏的小山包顶上,先是浮起一些尖刺,应该是长槊露出了峥嵘;继而五色旌旗在风中飞扬,展开它们的徽标,宣示汉人关于武德和杀戮的神秘经义;然后是红色的盔缨像魔鬼之花占放开,盔缨下的面盘看不清表情,但能想象他们以逸待劳的微笑;紧跟着是阳光下亮闪闪的铁甲,闪耀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光亮;最后,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浮出来,随着地势高低蜿蜒地排开,俯视着脚下的战场,马匹的嘶鸣好像来自天国。

赫连璝在心里猛扇自己耳光。身为主将,竟然不查地理!

现在他拉长的队伍,为敌人侧击提供了绝佳的靶子。

现在终于明白晋军第一阵为什么会“崩溃”,继而明白此前晋军挑战的用心所在。

一切都太晚了!

丘陵上响起一阵鼓声。战场上的人们仰视那里,会产生一个错觉,似乎鼓声本身能够炮制出人马来。

鹰群俯冲了!

遍地是羔羊!

晋军骑兵居高临下,做千钧之坠,像一场金属雪崩,汹涌澎湃地覆压过来,似乎要吞灭它遇到的一切。前面的人已经狂野奔放如锐利矛头,后续人马还在源源不断翻过山头扑下来。

陈嵩和斛律征带领飞骑队,裹挟着高屋建瓴的巨大冲击力,瞬间就把赫连璝的中军主力切成三段。弟兄们都接到命令,这一次冲杀,要把俯冲攻击的力度用到一滴不剩,让撞击比搏杀更凶猛。

每个人都双手紧握一根两头带刃的槊,把缰绳缠在槊杆上。不用舞动它,只需让它保持平衡,稳稳地横着。地势赋予马儿的飞行速度,自会让它以静制动。在敌人平胸高度,一路锋芒毕露地收割过去。

等到人堆纠缠。速度减缓时,弟兄们会扔掉槊。摘下狼牙棒,在咫尺之内肆意捶扑。

战神俯瞰战场,轻轻点头:借地势之利,巧取兵器,两千可当两万用,晋军善算!

常规接战,两匹马错镫一瞬间,就是两名骑士交锋的瞬间,要么一人被击中。要么双双无恙,两人错过后掉头再来,此之谓一个回合。

今天没有回合,只有屠杀。

飞骑队所到之处,没有对等格斗,只有一方纵马切割,另一方惊叫加惨号。

晋军为了欺敌,最初单手举着长槊,只露出一头。好像拿着寻常兵器。等匈奴兵意识到这些晋军骑士张着两翼,两翼都可杀人时,已经有一串人落马了。战场上人影憧憧,尘土飞扬。很难如纸上谈兵那样知道什么是前车之鉴。依然有匈奴勇士高举着兵器冲过来,但不等他们手里的短兵器击中对手,自己的肋下就已经被切开。

姚灭豹护卫在赫连璝身边。看着晋军就像饿狼冲进羊群。他见识过埋伏,也见识过冲击。但从来没有见过今天这样锐不可当的切入。匈奴人不是孬种,汉人说他们“不羞遁走”。好像他们只会投机不敢恶战。但实际上,那是早先没有立国时的牧人军队,而不是今天久经军法锤炼的匈奴正规军。只要主将不


状态提示: 下卷第十二章 魂断**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