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帝国行》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帝国行 () >> 第303章 积变(28)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83610/

第303章 积变(28)(2/2)

“臣无能!”

王文是咸王姜亥太子时期的太子府护将,后升任禁军大将,总领内外宫两万禁军,昨日中午被公孙岳诱至泰康殿杀害,致使禁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被公孙岳一次拉去一万多禁军,宗庙差点在第一时间被叛军给一锅端。

“厮杀了半日,将士皆已疲惫,我军急需要修整,现在能拖一时就拖一时,寡人相信赵逊正在调兵来援,绝不会弃寡人于不顾。去吧,将荀牧带来见寡人。”

“诺!”

少顷,杀声渐息,荀牧在重兵押解之下进入中门前往宗庙,咸王铁青着脸色冷漠看着,荀牧啪的一声当即交出了膝盖:

“大王,臣该死……”

“呵,荀大人这也是来替公孙岳做说客劝寡人投降是吗。”

“臣也是没办法,公孙岳抓扣了臣独子,臣若不从,便要杀害臣的独子,臣段不敢忤逆大王,还请大王明鉴。”

“那就说吧,公孙岳要寡人如何投降,是否也要将咸国拱手让给他,他才心满意足。”

“这……”咸王口气不温不火,荀牧也不知咸王究竟何意,于是小心说道:“叛逆公孙岳虽说答应可保大王妻妾老小平安,但臣以为,此乃公孙岳缓兵之计,其定是有其他图谋。自古道,亡国哪有不亡君的道理,从无亡国之君有善终者,大王决不可投降啊。”

“缓兵之计,他公孙岳已经占尽便宜,还要缓兵?是荀大人替寡人缓兵,还是替公孙岳前来缓兵来了。”

“臣不敢!此乃臣之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这时栾冲说道:

“大王,荀大人所言臣以为不无道理,两军厮杀了大半日之久,也不见围攻宗庙的叛军增多,双方皆很疲惫,却不见公孙岳调他处兵马前来厮杀,倘若与我军车轮战,我军伤亡许会更重,照此来看,似乎宫外形势并不在公孙岳全盘掌控之中啊。”

“那是赵逊大军围城,公孙岳将人马拉去了城头守城了?”

咸王猜测道,栾冲不置可否说:

“这似乎也不像,赵逊大军被牵制于永兴河,绝不可能抽兵而来,魏涵的十万晋国人马也在永兴河,赶到陔陵至少需要一两天,梁军虽近,但即便围城,没有安泰侯的消息,他们也不敢贸然攻城。”

“左一个不是,又一个不是,谁给寡人一个交代!鼎炀侯!”

“臣在。”

“你以为公孙岳究竟是作何打算。”

“臣……臣以为,若按常理,栾将军所言应属实。不过眼下形势不明,我军被公孙岳团团包围,又突然缓兵确实可疑。”

“鼎炀侯,寡人的太尉呀,此时此刻竟无一人能为寡人分忧。”

咸王郁结气急,鼎炀侯所言跟放屁没说已经没多大区别,浓缩总结一下叫“我也赞同”,再提取精练一下就是“臣附议。”

正值咸王气急败坏之际,殿外一挂彩的禁军都统仓惶而入:

“大王,东墙外叛军突然聚集,似乎是要攻打东墙。”

“这绝无可能!”鼎炀侯否定道。

栾冲是知兵的,东墙外是宽两丈,深七八尺的水渠,叛军断然不会没来由的聚集到东墙外。他忙问道:

“可见叛军有过墙梯?”

“未见,但是看到了麻袋,是装粮草的麻袋,似乎是要填渠。”

“填渠!”栾冲大吃一惊。

三五丈长的过墙梯,架一丈半高的宗庙内墙上,且不说长度极长,人贸然攀爬过墙梯,肯定吃不住几个人的份量,就要折断,因为没有中间支撑点,更何况是全副武装的重步兵。

而且人少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送死。公孙岳早让人试过,结果淹死了几十号人。现在弄来麻袋,填渠是必然的。

“大王,公孙岳这是缓兵之计声东击西呀!”栾冲道。

“给寡人杀。”

“诺!”

公孙岳用荀牧麻痹了咸王的警惕,并迅速将人马调整往宗庙以东,以棚车、铜盾为掩护,将一包包大米填入河渠当中,只要一直填到河渠深度同高,人就能踩着大米包过河,然后只要轰塌了宫墙,中门的天险也就荡然无存了。

但好景不长,正值公孙岳填渠之际,最坏的消息传来,公使府两千人马不仅没有截住,劫杀的兵马反手去攻公使府,还被杀了个头破血流。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率军抵达西门之际,正值江湛率人与西门叛军对峙。叛军从城南门调来了两千多人,西门的叛军兵力达到五千人。江湛所部都是毫无甲具的布衣兵,统一穿黄色深衣【注1】,左臂缠蓝色布条,看得出来,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卒。

【注1】深衣:俗称汉服,最早见于《礼记·深衣》,但在秦汉之前的战国时期,已经陆续出现并逐步完善,到了汉朝时期深衣形成体系,既有礼服也有常服,更有没有下摆的军服,其中右衽直裾、曲裾是深衣的另一种形式,并在汉朝得到完善,一直持续至南宋灭亡,长期是中华民族的正式衣冠,亦为华夏衣冠之风。


状态提示: 第303章 积变(2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