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家长里短种田忙》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 第二一零章 大量生产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18946/

第二一零章 大量生产(2/2)

多半是混的清水太多?

李氏又减少了混水的比例,添进磨芯,这次出的甘薯汁确实浓稠了,可几圈下来,汹拉磨的速度明显慢了不少,那磨滚子还有卡住的迹象!

李氏让汹停下来,掀开磨滚子一看,甘薯条被压得粉碎,黏糊糊的粘得上下都是,这怎么行?黏住了汹拉着费力不说,还容易把磨架子拉坏!

几人围在一起想办法,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只有在水上做文章。他们试验了一下:一旦发现汹拉着有点儿费劲了,就加几勺水进去,那磨盘转起来果然快了些。这办法也有个缺点,那就是水太多、甘薯磨得太过,不知后面过滤时滤出来的粉质纯不纯?

因这样磨加的水多了,磨槽下的木盆中没一会儿就接了好大木盆!李氏让春秀来给石磨添甘薯,自己跟水志诚把滤架和滤帕支好,那木盆一满就赶紧换个新的木盆,已磨出的拿去过滤。

幸好前几天李氏已经让水志诚买了好几个大木盆和两个大桶回来,就这都花了一两银子了!李氏本想留个大木桶来做洗澡桶子的,这下多半全得用来装甘薯汁了!

几人分工合作,五十斤甘薯一边磨一边过滤,汹磨完没多久那边甘薯浆也滤得差不多了,因为磨的时候添的水本来就多,过滤的时候也好滤,无须加水,汁液哗啦哗啦就漏了出来!

李氏怕甘薯磨得太碎,渣子没能滤干净,一直过滤了三遍才算放心!

可是结果出来,大家都不太满意,区区五十斤甘薯,磨出来的汁液居然装了大半木桶,那汁液一看就知道很稀薄,晒干了可能只得几斤甘薯粉!

要磨上千斤的话,岂不是要装十来个大木桶?那怎么行?一个木桶都要两三百文,买桶的钱都够买几千斤甘薯了!这样算起来实在不划算!不行,技术一定得改良!

问题一:甘薯被磨得太碎,要将甘薯渣过滤干净不容易;

问题二:水太多,需要的用具太多;

第一个问题,或许可以把颗粒切大一点儿,至于多大得摸索摸索,磨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它磨得不是太过?这要在石磨上打主意;

第二个问题,加水的时候得把握好度量,算起来还是石磨的问题。

这些技术性问题云舒是帮不上忙了,她只好老老实实的看着二毛,不让她捣乱,爹娘和春秀便开始一遍一遍的试验。折腾了一整天,那两个问题总算有了不少改善。

甘薯大小其实只需切成条就够了,无需费功夫切成颗粒,甘薯条大些磨出来不会太过;还有掌握好汹拉磨的速度,也能改善磨得太过的问题;至于水的问题,只能让汹加把劲儿了,每磨段时间,李氏会把磨滚子掀开,清理清理上面粘着的甘薯残渣。

一整天下来,一家天才磨一百斤左右的甘薯!效率实在不怎样。过李氏说不急,先看看这次的结果如何?她过滤时把前后两批都有分开,以便查看各自的结果。

经过三天的观察,第一次切得细碎的颗粒加了不少水,那桶显然澄清得很慢,直到第四天才完全澄清,一米多高的大木桶里,大半桶甘薯汁水澄清过后只有垫底那么一点点儿粉!

而另一桶颗粒切得大些加水少的小半桶水澄清过后只有面上一指深部分是水,下面全是凝固的甘薯粉!

孰好孰坏很明显,接下来几天李氏和春秀做完家务就开始洗甘薯、切甘薯条,水志诚则忙着编簸箕。

等甘薯条切好、簸箕编好,先前做出来的甘薯粉也晾晒得差不多了,大家比较一下粉质,幸好两相差别不大,第一批或许会好点儿,但第一批过滤了三四次,第二批过滤时明显没第一批做得精细。

有了这些经验,接下来的甘薯粉做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一家人整个十一月几乎都在忙着做甘薯粉。云舒家一共收了七八千斤甘薯,烂掉五百斤,喂猪加吃掉的约一千斤,剩六千斤,他们磨了四千斤的甘薯,一出太阳,院子里就摆满簸箕,那场面甚为壮观!

来云舒家练字的水云香、水云莲、水云秋每次好奇的发问都被云舒几句敷衍过去,这办法暂时不能告诉别人,她心里正盘算着什么时候去城里摆个小摊赚点儿小钱?


状态提示: 第二一零章 大量生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