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帝修仙》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大帝修仙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锦官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2594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锦官城(2/2)

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成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自至今,成都一直是整个益州之地的州府所在地。早在西汉之时,成都人口就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不过成都最出名之时,还是作为蜀汉故都,汉室宗亲刘备在此建都称帝,一时成为天下之焦点。

“阿哥,我们还是走吧,不买了!”阿兰沉着脸对着林易道。氐人和那羌人一样称呼男性和阿哥,女性为阿妹。

“怎么了,这家店里的蜀锦可是这成都中最好!”林易对阿兰道。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来到成都,怎能不逛逛这些蜀锦店呢!

这店家看到这一对男女衣着艳丽,应该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女,可刚刚进来还是喜笑盈盈,可这现在却不知道这小两口闹了什么矛盾。自然也不会错过这生意,连忙吆喝着推销道:“两位客官,我们‘里锦记’可是百年老字号,不瞒你说我们家掌柜的爷爷当年曾是蜀汉第一任锦官,你看这颜色多漂亮,这质地多好,出了我们‘里锦记’,偌大的成都城中只怕你再也找不到第二家!这也是你们幸运,这数月来成都城里来了无数流民,这劳力自然是便宜了很多,产量也赶上了过来,若是平日,我们‘里锦记’的货必须要提前预定的!”

阿兰依然是脸色十分难看,林易此时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这店中后院中正站着一个个苦力,面黄肌瘦,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也不过才十岁出头,如机器般拼命地不停地劳作者,旁边的监工手中的鞭子却是传来一阵子响声。

虽然这些孩子长相一眼无法看出,但是从那衣着上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些人原来都是氐人。阿兰一路上看到无数同胞乞讨,心情已经十分低落,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孩子被作为苦力被挤榨价值。

林易此时也猜出来了大概,关中去年以来大汉,雍梁二州不少地方颗粒无收,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历来都比较富裕,百姓生活比较安定。难怪这成都城中乞讨者比那长安城中都还多,以此地的富裕自然不会有这么多人,这些自然是那些流民所为。

“敢问掌柜的,你们家所雇用的这些少年需要多少银两?”林易连忙打探道,当然不会白白空手,刚刚阿兰看中的那些蜀锦已经全部买了过来。

这店家本不想告诉林易,但看在他一次做了一单大买卖的份上,悄悄地道:“看你俩人如此诚心,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现在偷偷地告诉你,这些小厮都是那群流民中的孤儿,官府一时管不了,就卖于了我们商家,价格自然也是十分优惠!”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锦官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