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变革1938》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变革1938 () >> 第八十五章 工业的萌芽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33288/

第八十五章 工业的萌芽(2/2)

家也刚刚接受我们边区zfu的邀请,担任我们新成立的兵工化学车间和无烟炸药厂的厂长。现在延安的工业情况,我们的钱大专家最清楚,你们可以向他了解。”

此时,众人才知道,原来这个貌不惊人的男人就是后世共和国的化学工业奠基人,也是航天工业与军工业的第一代先行者,更是解放后156系列工程的华夏方谈判专家。

更不要说他还曾经是华夏科学技术大学的副校长,在整个穿越而来的专家组成员中,有许多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可谓桃李满天下。

而此时的他同样也是刚刚来到延安就被委于重任,正在完全空白的工业基础上打造他的军工梦。不过,刚刚和委员会的化工专家的短时间交流,却让这个沉迷于化工中的男人突然看到了一片未知的世界,后世全新的化工理念让他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而林伯渠的介绍,也让他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些人将是他未来的同行者,因此格外兴奋,不需要询问便向调查组的专家们介绍起情况来。解决了林伯渠当前的烦恼,看着钱志道侃侃而谈的样子,一边的林伯渠与陪同的周翔宇对视了一下,随后各自呵呵一笑。

钱志道是个化工专家,为了建立边区的化工工业,他曾经特地对整个边区zfu的工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因此介绍起来也格外的清晰有条理。

“整个边区农业生产主要是畜牧与种植两部分,畜牧的对象主要为骆驼,羊,牛,马和驴四种,其中羊的保有量在72万只左右,牛10万头,驴7万头,骆驼2万头,马1万头左右,种植业则主要集中在粮食与棉花的种植上,粮食产量在130万石左右,每年有60万石的缺口,而棉花则只有40万石。但是,整体的农业发展由于平稳了市价,稳定了社会秩序,明显的正在恢复之中。因此针对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边区zfu开始着手纺织业的发展。

而在其他工业方面,整个边区zfu拥有一个主要依靠人力开采的小寺庄煤矿,每年产煤2.3万吨,另外边区zfu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军工企业,主要从事枪支维修,子弹复造,以及地雷和手榴弹的制造,不过这些产品的原料都需要从外部进口。

另外就是延安有几家小型的i用品工厂,可以生产火柴,蜡烛,肥皂等i用品,也是边区zfu主要进行外销的工业产品。在黄河沿岸地区则有几口盐井,可以进行食盐的生产,也属于边区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边区zfu现在的财政收入怎么样?”

此时一直在认真做着笔记的委员会经济专家胡汉廷突然插嘴问了下。这时周副主席在一旁亲自回答。

“胡专家,这个还是我来说吧,整个边区zfu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商税收和外部支援,其中税收占48,外部支援占51左右。其中外部支援中有50万一个月的zfu划拨的军饷,另外就是全世界华侨以及国际友人的捐献了。”

“苏联和工产国际有没有相应的支援?”

“苏联去年就与民国zfu签订了条约,所有军事及经济援助只能由民国zfu接洽,我们则不能接受援助,民国zfu只是承担每个月的军饷,再说了,苏联的军援我们可拿不起,那可都是要还的。”

“工产国际呢?”

“工产国际去年曾通过国际友人援助我们80万美元,而今年2月我们曾联系过在莫斯科养病的王稼祥和邓发同志,希望可以获得工产国际的援助,可惜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听完这些,胡汉廷点了点头,给自己点了一支烟,随后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

“没想到,根据地的经济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一不小心就会全面崩溃。”

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听到他的话语全都安静下来,会议室寂静无声,气氛凝重。


状态提示: 第八十五章 工业的萌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