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宋扬天下》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宋扬天下 () >> 第五十三章 :再离汴京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39781/

第五十三章 :再离汴京(2/2)

映照着欢乐中人们的脸,一张张因为兴奋而通红的脸,如此多的人,当然给基隆城的治安带来的压力不小。

好在有联防军协助捕快维持治安,虽然在以前百姓都怕当兵的,但是现在,百姓不仅不怕,还是十分崇拜当兵的。如果有商人没有发给你工资,完全可以向巡逻的联防军士兵或是捕快报案,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有事找捕快,已经成为百姓的口头禅。可以说,流求台州是新法推行最好的地方。每次大型活动,捕快和联防军都会出动大量的人维持秩序。

基隆城人口达到三十万,已经超过了预期的二十万,放在大宋也是一座大城,这对于一座新城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

城池的设计完全不同于北宋的城池,上京文明学府分府按照赵顼的意思,设计了地下排水系统,排泄物都能通过排水系统直接灌溉城池外的农田。还在城中成为建设了五十多座大型的风车用来拉动碾磨机、水车,可谓是机械化灌溉、碾磨。农业机械化,一直是赵顼最想做到的事,但出于动力方面的问题不好解决,只能先利用风力,水力等自然力来完成。虽然投入巨大,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这么多人的大型活动如同后世印度等地朝圣一样,每次都有踩踏事件发生。要知道基隆城娱乐活动缺乏,人们都被束缚在工地上,一天到晚地干活。只有工作的生活,实在是太压抑了。虽然安排了不少书生专门给百姓说书,普及新法,但仍然难以忍受每天的枯燥。大型活动,难得的放松,几乎是家家户户全体出动,造成的治安压力可见一斑。

联防军和捕快其实所负责的事情并不多,基隆城并不算鱼龙混杂,人口结构很单一,所以出现的犯罪很少,家家户户有钱有粮有工作,还有官府分配的房子,日子过得踏实,哪里有人动什么歪心思。

基隆城唯一的缺点就是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富商大贾外,一般百姓都是均富,生活都差不多。城池刚刚筑成,外来人口比较少,城市的服务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这些都需要时间才能发展起来。

篝火晚会也开始进入正轨,一场大型的娱乐节目开始了。节目都是百姓们自编自演的,比较粗俗,但非常符合他们的视角。

基隆广场上搭起了十多个两米高台,围着这个高台的是大大小小的火堆,围住火堆的是基隆百姓,差不多有十万人,真是盛况空前。

第二天赵顼开始打马巡视城外,基隆一班地方官员陪同。

将近五万丁壮仍在修路,开发将近一年,从基隆到台南的驰道也已经修了将近一半。霹雳弹也被重新设计,转为民用。专门就用在开发上,利用其爆破力,平整土地,炸开山脉。驰道的修建,田地的开辟都因此快了不少。如果这条驰道修建完成,从基隆到台南快马也就是一天的路程。这条长达七百多里,宽四十步(一步一点五米)的驰道,全部用混泥土铺垫而成,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多,都是运送水泥、鹅卵石、河沙、煤渣、石灰等修路原料的。

水泥与后世的水泥不同,是上京天工学府按照赵顼的吩咐研制的,质量要比后世的水泥差远了。虽然不能作为建房子的材料,但用来铺路还是很实用的。路面上还要铺一层煤渣,碾压后,再喷上黄漆,也算是光明大道了。

运送原料的车辆多为人力板车,牛车都很少,这给驰道的修建增加了不少时间,但是这个牲畜的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现在刚刚移民流求,人口多,粮食少,人吃的粮食都不够,哪里还有粮食养牛马。虽然购买了一些,但都分摊到十五座城池的修建上去了。

“圣上,末将(微臣)迎驾来迟,恕罪,恕罪。”只见台州知州苟宏社和海卫军第八镇指挥白波浪打马跑向赵顼,拱手见礼道。

“听基隆县知县说,基隆城经常受到蛮夷侵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流求的蛮夷土著不是被肖一远征服了吗?”赵顼没有跟他们客气,直接问道。

“圣上放心,末将已经发兵围剿了。”白波浪笑嘻嘻地说道。

关注官方微信(wap_),《宋扬天下》也可以在微信上看拉!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三章 :再离汴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