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金主》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大明金主 () >> 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50951/

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学(2/3)

的人未必能进仁寿堂,说不定可以进广济会呢?就算广济会也不要,说不定能进别人家的铺子呢?这是敲门砖不假,也未必能敲开门,不过谁知道它敲不开下一扇门呢。”

陆夫子抚须想了想,道:“这也是个不错的法子。”虽然话这么说,老夫子的心里却有些忐忑。现在他在朱里的地位完全建立在为徐元佐输送合格学徒的基础上,一方面朱里只有他这么一位廪生在开蒙课徒,另一方面朱里是徐元佐的乡梓之地,额外有些照顾。如今徐元佐搬到了唐行。眼看着从朱里人变成了唐行人,乡党照顾这一条就渐渐小了。听徐元佐的意思,若这个测评是:通过的人未必要,不通过的肯定不要。那对自己输送学徒实在是个钳制。

徐元佐检查了化粪池。边往里走边道:“测评之后发文凭,粗略想来要五等。能通识‘三百千’者,识字读书已经无碍了;再通以百以内四则运算法,长、方、三角面积实测;知道日月升降,四季变化之理。便算是初小。”

“初小?这是最低一等的?”陆夫子有些尴尬,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日月升降、四季变化”之理。那都是每天看到的,谁去探究个为什么啊!

徐元佐是比照小学三年级的水平来评定的。这个时空的秀才基本可以解决语数知识,所以师资好找。至于自然常识的内容,身为文科生也是能够解决的。他道:“初小之上有高小,语文方面要求能够作三百字的作文,不拘文体,但要将一件事讲清楚。数学方面要学会开方术。”徐元佐停下想了想,觉得是不是有些过于苛求了。

从元代就有了四元术,能解四元高次方程。这一点。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完成,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不过这些成就属于高端知识,不是发烧友是不会钻研那么深的。从教材和师资来说,倒是不难找,但是教育效率上可能会有点低。

徐元佐又想到了自己买的几本算学书籍,里面用的是草码塔列式,既不同于横读的阿拉伯数字公式,也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竖写法,让他看得十分头痛。在徐氏体系内部,已经开始了小部分的阿拉伯数字化。与草码并用,但记账不涉及复杂的计算过程。看来有必要尽快推广阿拉伯数字符号系统,否则不利于数学的推广。

徐元佐虽然是文科生,却也知道人类科技的推动力在于数学。没有数学基础。即便日后利玛窦那帮传教士带来了种种西洋技艺,大明也是学不会的。他又想到了李之藻,他是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一切皆可以数学描述”的人,不过眼下只有五岁,要等他来用数学描述一切恐怕还有些时日。

这让徐元佐有些沮丧,遗憾自己空有个计算器的大脑。却没有相应的数学公式——如今他连余弦定理都不记得了,更遑论微积分之类超级有用的数学内容。

陆夫子见徐元佐突然不言语了,转而整个人陷入了沉思,心中暗道:看来奇才果然与常人不同。他干咳一声:“敬琏,你说的这些,可是要单独立个学校来教?”

徐元佐被陆夫子一问,方才“醒转”过来,道:“我想借用蒙学和各地社学,乃至私塾,来完成高小以下的内容。”

——看来还有戏。

陆夫子略微松了口气,道:“可惜这些杂学,未必能找到好的先生。”

徐元佐道:“所以还要办个师范,教些学生出来专门教这些科目。到时候蒙学恐怕要改一改。”如今的蒙学也有课程安排,比如讲书课、默书课、书法课、自习课……但都只是围绕着四书五经传,为考试服务。县学和府学倒是科目多些,除了时文还有古文课、公文课、算术课、法律课,为日后当官服务。套用这个概念,将语数自体四门功课套进去,理解上还是没问题的。

陆夫子抚须不语:“但是如此一来,恐怕更不容易进科场了。”

徐元佐道:“这还是看人吧。若是有人造化深,的确是读书种子,自然是教他读书上进。有些人本就读不出来什么名堂,不如教他读些杂学。他们父母不也指望他们当个大商号的伙计么?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这是陆夫子的心病,总觉得自己在误人子弟,不过被银子和虚荣所冲击,这种心病发作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其实早就有意识地诱导聪明孩子专注杂学,有几个甚至连正体字都不教,只教他们写俗体,乃是真正的“断人慧命”,为的就是送到徐元佐手里好拿“回扣”。如今再次被徐元佐“教育”一遍,内心就更加坚定了。

徐元佐没有继续往中学、大学讲,又道:“夫子这回乡试如何?”

陆夫子当然没有中,否则一来就会摆起老爷的谱了。他羞愧道:“名落孙山。”

徐元佐倒是很高兴,笑道:“先生何必还执拗仕途?如今百业并起,做个富贵闲人岂不更好?”

陆夫子猛然摇头:“不登仕宦之途,焉来的富贵?敬琏,你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若不是你家宗亲的片子在手,恐怕就不会说这话了。”

徐元佐暗道:我当然知道紧抱徐阁老大腿的好处,但是你竟然也能看出来。

“陆夫子,恕我直言,有钱之后捐个监生岂不方便?何必如此亟亟于科场?”徐元佐正色道。

陆夫子道:“捐监说起来方便,哪里来的门路?”

徐元佐道:“陆夫子若是肯放下仕途,一心为我办蒙学,这个门路我去给你走。”

陆夫子心中一动:


状态提示: 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