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贞观帝师》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贞观帝师 () >> 第159章 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用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52726/

第159章 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用(2/2)

切准备就绪,也该是让他们进入朔方的时候了。给段兄个建议,那三十号人,以后若不是有难度十分高的任务,就尽量不要动用他们。他们是我亲手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人,我教给了他们许多特种作战之外的东西,是想让他们成为教官,承担起以后的特种队员训练之责,这支特战队伍的规模以后只会越来越大,段兄可以此三十人为依仗,由他们负责具体的训练教导。”

段瓒一愣,说道:“鸿升,你当初就想着让这三十个人不止作为一个特战队员那么简单了?”

夏鸿升点了点头:“跟教书育人是一个道理,想要学习的人很多,可是能教、会教的人却太少了。咱们大唐从来不缺少璞玉,缺少的是发现璞玉、雕琢璞玉,让其成为上好的玉器的人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段兄,小弟的目标,不是为大唐发现多少的千里马,而是为大唐创造出无数的伯乐啊!”

教人识字,对于夏鸿升来说并不难,后世里的语文教师,还怕这东西不成?不过,难就难在,现如今又没有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绝对是识字的神器。这个时代的人学习识字,是要通过《切韵》来学习的,可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一本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十分复杂,而且晦涩难懂。

自古以来,最为常见的识字方法,还是在私塾中背诵那些习《千字文》之类的,然后由先生开讲,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字形字音,之后再通过大量的典籍背诵和书写来进行强化,基本上围绕《说文解说》来进行。

可是说文解字里面的语音定义并不十分明确,其中运用的直音法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也就是找一个同样读音的字来注解这个字的读音。直音法在古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或者,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定音方法,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组合成一个音,比直音法更加准确一些,可是也更难懂一些,毕竟两个不同读音的字组合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比如:昌,尺良切。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第一次见的人是不是一头雾水?

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的口音不容易统一,即便是有了统一的官话,却也还是难以广泛传播开来的原因之一,太难学了,不利于传播。

夏鸿升不禁就心动了起来,为何不趁此机会,借着李老二全权让他负责这三百人的军官教育的机会,交给他们汉语拼音?

没有这个机会,贸然而行的话,肯定会有不少的阻力。可是让这三百号人都学会了,体现出汉语拼音在推广统一语音方面的好处了,阻力就肯定要少许多了!([m.69kshu.cc 69书吧])


状态提示: 第159章 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