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 >> 第43章 周邦彦(十六首)(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53739/

第43章 周邦彦(十六首)(2)(2/2)

想依稀、王谢邻里10。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1佳丽地: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2南朝:指宋、齐、梁、陈四朝,都在建康(即金陵)建都。

3故国;即故都,指金陵。髻鬟:指山峰。两句说长江两岸环绕着对起的山峰。

4风樯:张着风帆的船。樯本是船上的桅杆。这句是说只见帆船顺风驶向远远的天边。

5莫愁本不在金陵,但宋时已有莫愁在金陵的传说,所以本词也说倚在断崖下的倒挂老树曾经系过莫愁的小船。

6这句是说夜雾沉沉,遮没了营垒的一半。

7女墙:城上带有垛口或射孔的蔽身小墙,俗称城墙垛。

8赏心:指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是宋丁谓所建。淮水:秦淮河。

9酒旗:挂有酒招的酒店。戏鼓,演戏场所。甚处:何处。

10王谢:指东晋时王姓、谢姓两大望族,都住在乌衣巷。全句是说这里仿佛是王、谢两家比邻而居的乌衣巷。

寻常巷陌:平常的街道。这两句是说燕子不知道人事的变迁,仍然飞进了昔年是高门大宅而今已成为寻常街巷的房屋中。

【简说】

周邦彦的怀古、咏物词,都是有所寄托,不作泛语。本词亦是咏史之作。其中隐括古乐府及唐刘禹锡所作《石头城》、《乌衣巷》诗意而成。

首段“佳丽地”,点出金陵,“南朝盛事”,点出怀古。“山围”等句,用《石头城》诗意,叙述金陵的山川形胜:“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第二段主要以古乐府《莫愁乐》点出古迹:“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在雾夜的断崖旁边凭吊古迹,月下莫愁系艇的旧迹仍在,而人事已非。

第三段将《乌衣巷》诗句融化入词,原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又从眼前景物如酒旗戏鼓、寻常巷陌和日暮双燕等等,引起对金陵古都中朝代更替的无限兴亡之感,从而表达出咏史的题意。

蝶恋花秋思

月皎惊乌栖不定1。更漏将残,辘牵金井2。唤起两眸清炯炯3。泪花落枕红绵冷4。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意愁难听5。楼上阑干横斗柄6。露寒人远鸡相应7。

【注释】

1这句说月色皎洁明亮,使乌鸦以为天晓而栖息不定。

2辘;即井上的滑车,是用来转动吊水桶上的绳子。案“辘”原作“辘轳”,此从吴讷本《片玉集》。这两句是说天将亮时,井上有人来吊水,辘转动水桶绳子,发出响声。

3炯炯:眼光凝注、神情惊讶。这句是说忽然被人唤起,睁大眼睛,形同痴人。

4红绵:装在枕头里的丝绵。这句是说因惜别而落泪,使得枕头里的丝绵,又湿又冷。

5徊徨:傍徨。犹疑不定的样子。这三句写清晨握手分别时,秋风吹动双鬓,行人欲行又止,多少离情别意,即使说出来也因过分愁苦而听不下去。

6阑干:横斜貌。乐府《善哉行》:“月落参横,北斗阑干。”横斗柄:指北斗星的柄横斜低移。

7这句是说等到行人已经去远方始感到清晨露寒,而晨鸡此起彼落的啼声更触发起室迩人远的忧思。

【简说】

月光明亮而惊起了乌鸦,乌鸦因栖息不定而啼,这里暗示人亦睡不稳。井边的汲水声更是扰人清梦,这些都是写别前。两人执手相别后,但见北斗横斜,只闻晨鸡啼声,此时行客已经远去,再见又无因由,佇立而望,内心的凄楚更是无法表达。

玉楼春


状态提示: 第43章 周邦彦(十六首)(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