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史上最牛驸马爷》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史上最牛驸马爷 () >> 第742章 包公仙游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57066/

第742章 包公仙游(2/2)

地,双手一松,托盘上的茶水点心洒落一地。

包拯走了。这个消息马上让整个汴京陷入了悲痛之中,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包大人是什么?包大人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希望。那些当官的或许是能力真的不够,或许是出于其他的原因,冤屈随处可见。老百姓有冤无处可伸,所以他们需要包拯。

就像有陈世美他们就相信明天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一样,只要包大人在,他们就相信这个世道一定会有公平。包拯是他们的一线希望,虽然包拯可能从未帮助过他们什么。

现在包拯走了,收到消息的百官一个个的过来,和送吕夷简不一样,吕夷简临走的时候百官也是戴孝相送,可那是表面上的工作,进门看见仁宗的挤出几滴眼泪,等到行礼过后刚刚出门,一路上大家伙有说有笑,权当是一次踏青。

可是包拯的离去真的让许多人感觉到内心的悲痛。那些官员大多还没进门就开始哭了,然后一路哭到灵柩之前,灵堂就设在大理寺,颜查散和展昭等人与包拯的子侄跪在一起,还有那些开封府,大理寺的捕快们,从门前一直排到包拯的灵柩。

仁宗头上扎了白布,亲自当灵堂为保证守卫灵柩。他就站在灵柩旁边,脸上的肌肉时不时的抖动一下。真的,仁宗感觉包拯的到来是老天对他的垂青,包拯不问政事,可是他总是能解决朝堂上用政治已经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当初自己的身世,如果不是包拯一铡刀杀了那个太监,风波还将继续闹下去。还有当初庞吉那个侄子,他的事情已经成了朝堂上面两派力量攻击的武器,最后包拯跑去一个先斩后奏把那小子杀了,朝堂马上安静了。

多少次朝堂的纠纷都是被包拯化解的,为什么老天在这个时候要包拯离开自己呢?仁宗觉得这是一种残忍,对自己,也是对这些老臣。

范仲淹在范纯佑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来,他的脸上却没有泪水,走到灵柩跟前范仲淹先给仁宗行礼,仁宗赶忙上前扶住:“范爱卿不必多礼,保重身体要紧。”

范仲淹顺着仁宗的搀扶起来,一个简单的动作让他气喘吁吁,手扶着包拯的棺材,拍拍那棺木:“好啊!好啊!纯佑,回头问问这是哪家铺子的,帮我订一个。”

范纯佑嘴角动了一下:“爹,莫要胡说。你老站好,我给包大人磕几个响头。”

一旁的展昭赶忙起身扶住范仲淹,范仲淹又拍拍那棺材,然后对仁宗说道:“万岁,老臣,来迟了。这外面的人太多,都是来送黑子的,路不好走啊。黑子不错,能有这个场面。”

仁宗已经听到了那院墙外面的哭声,他看看范纯佑:“纯佑,扶你爹回去休息。”

范仲淹去还有话没说:“万岁,老臣有本要奏。”

这个场合却是不是奏本的时候,而且现在也不是讨论国事的时候,仁宗本想拒绝的,但是看着范仲淹那满头白发和颤巍巍的身躯,又改了注意:“爱卿,说。”

范仲淹挣脱展昭和范纯佑的搀扶:“万岁明鉴,现在大宋的局面翻新,百姓富足,国事强盛。我等老臣死亦瞑目,只是,曰后之事仍需谨慎才是,太子必须及早确立,以保我大宋社稷稳定。”

现在赵曙只差一个名分了,应该说他连名分都有了,只差一个名称。但是在范仲淹看来,这个名称还是越早给赵曙越好。因为大宋的以后需要的就是稳定。

局势一片大好,可是曰后最少需要二十年稳定的时候来让宋朝消化这些果实。需要时间让士大夫,商人,还是军工阶层做一个自然的磨合。假如不能做到的话,那么可能这些年的努力全是白费。

www.52kshu.cc 吾爱看书网


状态提示: 第742章 包公仙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