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悍赵》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悍赵 ()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地道就是最大的地道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57246/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地道就是最大的地道(2/3)

立的侍从手里要来茶壶,亲自跑到蔺相如几前为他倒了满满一盏酽茶,接着转身又跑到对面给廉颇杯子里续了个满满当当。廉颇自然是是受**若惊,连忙欠身道谢,可人家蔺相如当惯了平原君府的座上宾,却丝毫不以为意。呵呵地笑纳了赵胜的奉承。连句话也不说便捏着两个角将那幅墨迹渐干的白绢举起来轻轻地吹了两下。

赵胜把蔺相如称为“蔺先生”是这两年来养成的习惯,含有亲昵意味,但廉颇却不能这么随意,等赵胜重又在几后坐下身才向赵胜拱了拱手道:

“相邦,末将倒不怕别的。就怕个万一。蔺下卿这封信若是送出去,不知燕王会有几成听命的意思?万一他当真就了这个坡,那可就……”

赵胜笑道:“半成的可能也没有。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要是再吐出来,你甘心么?再说燕王早就拿准了楚秦两国会站在他一边,实在利益放在眼前。又岂会在乎大赵这不痛不痒的一巴掌。”

蔺相如含笑不语的捋了会胡子,等赵胜说完才笑道:“只怕……相邦你可别怪罪啊,相如只是有什么说什么罢了。燕王这样做是有些不地道,不过相邦么……”

“蔺下卿这叫什么话?许他燕王、齐王不地道,就不许大赵不地道?你们这些文臣啊,就是道道点子太多,不爽直。”

蔺相如这些话一出口。赵胜还没说什么,廉颇却已经挂不住脸了,他是正儿八经的行伍出身,为国开疆拓土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可不会在乎各国朝廷之间今天东明天西,自己给自己设绊子的所谓礼义。蔺相如说赵胜不地道,那就相当于否定了廉颇他们这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的功劳,就算说不过蔺相如,他心里又哪会乐意?不过直xing子就是直xing子,廉颇这番话往外一蹦,蔺相如差点没把嘴里还没咽下去的那点茶喷出来。

你急啥呀?连句玩笑话也听不得么……赵胜无奈的摇了摇头,摆手笑道:

“好了好了。两位都别说了。廉将军说的有道理,许他们不地道却不许咱们不地道。咱们便是宋襄公。原来赵胜也想依靠各国制衡来保大赵社稷,但经过秦齐连横那件事以后。赵胜却实实在在的悟出了一个道理,靠人终不如靠己。齐国也好,燕国也好,今天可以和你合纵,明天也能和别人连横来打你,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安稳?

秦国有关山之险,足以阻拦山东各国合纵相伐,但是依然时时害怕义渠从身后捣乱。大赵有什么凭持?什么也没有。要是摆不平其中一边,四战之地永远是被夹击的命。齐王想争鼎天下,燕王想摆脱羁縻,如今同样有争鼎天下之念,为何大赵就不能为了家国社稷用些手段?

不地道便不地道。生民而家,家而国,国而天下。大赵要的是社稷长存,要的是民富而国强,要是有一天像前些年伊阙之战韩魏被斩首二十四万一样,连自己的民都保不了,还提什么地道,还提什么他国之民一如本国之民,还提什么心怀天下?”

“呵呵,相如受教了。”

蔺相如到了河间以后早就参与进了攻燕救齐的最高机密里,刚才多了一句嘴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跟赵胜磨牙玩儿,哪曾想会戳到廉颇,心知这个话题不宜再说下去,简单的往外一绕,接着笑道,

“相如看该收该放的地方都已经做好了。相邦看是不是就这样发出去。”

赵胜点了点头道:“好,就这样发出去。让下头人誊写四份,韩魏秦楚各国各发一份,措辞上蔺先生自己琢磨就是。”

“诺,相如这就去。”

蔺相如哪还有继续侃大天的心情,肃然的起身应了下来,连忙快步走出了厅去。

廉颇刚才只不过是有点愤愤不平,直xing子之下话一出口也就后悔了,没捞着机会跟蔺相如道声歉,话堵在嘴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正琢磨着回头得过去说声对不起呢,就听见赵胜问道:

“廉将军,各军准备的怎么样了?”

“喔。”

廉颇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望着厅门之外蔺相如的背影,听见赵胜问他才忙转回了头应道,

“五万先锋骑军都已经备齐,另外十五万车步军也已经到位,就等着相邦一声令下了。末将这些i子手心里一直攥着汗,怕就怕军马未动却先泄军机。毕竟燕国那边备边的军队足足四十万之多。唉。不然刚才也不会那么急躁了。”

这不是变相的向蔺相如道歉么……赵胜笑了笑道:

“燕王虽然备兵四十万,不过仈ju成的不相信大赵敢去攻打,更不会想到大赵会如何攻打,你们还需耐住xing子严守军机才行。我这里的准备要是做不充分,这一仗就算打胜了最后也得不了好结果。”

“诺。末将明白。”

廉颇连忙拱手应了下来。

…………………………………………………………………………………………………

赵胜坐镇河间运筹对燕之事其实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廉颇手下的二十万大军作掩护。燕王靠的是拉拢秦楚,逼迫韩魏站在自己一边来牵制赵国,从他的角度来说,赵国在摆不平各国之前根本不敢动手,甚至说就算摆平了各国。他们也不一定敢动手,最大的可能还是借住各国共同的压力迫使燕国从齐国撤军,而此时赵胜一篇篇雪片似的信虽然口吻越来越严厉,但始终在打嘴仗的范围内转圈,连一个“战”字都不敢提,这就更坐实了燕王的判断。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地道就是最大的地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