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商业庶女》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重生之商业庶女 () >> 第五十一章 良种国情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64525/

第五十一章 良种国情(3/3)

城市则是以经济为主导,其前身通常是农贸集市。而鉴于地理的优势,发展成早期的城市。由于,其建立的目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而造就了东方和西方封建社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很大的不同。

简单点来说。中国和中东是城市管理农村,而西欧则是农村管理城市。一般来说,中国和中东一带的城市,其建立的目的除了驻扎士兵之外,就是对所管辖的地区,也就是农村地带的管理。这就是所谓中国和中东城市的行政中心的作用。

西方的作用则相反,起先,欧洲的城市是建立在土地贵族的土地之上。因此。城市的管辖权属于西欧一带的土地贵族所有。而当时欧洲的政治环境还是相当的恶劣的,比如,公元10世纪。卡佩家族上台之初,其掌握的领土不足1000公里,也就是它所属的“法兰西岛一带”,而大部分地区均由各地的封建土地贵族所拥有。因此,城市的管辖权则是处在了农村一带的土地贵族手中。也造成了西欧和中东,以及中国不同的城市、农村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欧洲的城市斗争分成了三个阶段,城市居民和土地贵族的斗争,以及城市内部城市贵族和工商业者,以及无产者和工商业者的斗争。而之中,第一种斗争是在城市建立之初便开始的。

由于大部分城市就是建立在土地贵族的领土之上的,于是僧、俗封建主就象对待自己的庄园和农奴那样对待城市及其居民,享有复杂的领主权。领主权大致包括有权征发劳役和军役、征收实物或货币,对产品实行专卖,有权派官治理并享有司法审判权,甚至有权将城市转让、瓜分和传代,任意处理。

所以,也开始了著名的“城市独立运动”。市民为了反抗土地贵族,成立起“城市公社”。比如,11世纪,伦巴底的城市掀起城市公社运动,反对僧俗封建主的统治。米兰市民发动起义,赶走大主教和封建主的军队,成立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

13世纪,科隆市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大主教的统治,最终成为自由城市。11、12世纪,法国的城市公社运动高涨。1077年,康布雷城首先成立公社。琅城的公社运动十分典型。琅城是著名的毛纺织生产中心,曾经用金钱从主教手里买得成立公社的权利。

主教把钱用光以后又来勒索,扬言不给就取消公社。市民忍无可忍,决定武装起义,活捉主教。经过反复斗争,1128年琅城终于恢复公社的权利,但避免使用公社一词,称“和平机构。”英国的城市,如伦敦,通常是每年向国王缴纳一笔款项,购买财政和司法等自治权利,但没有成立公社。

而这场发生在11到12世纪的城市自治运动,打击的关键是各地割据一方的土地贵族,对于占据在统治者顶层的国王来说,这样的打击本身也有利于自己的中央集权。也就是从城市独立运动的开始之初,国王和城市商人之间,就有着若隐若现的合作关系。在西欧,商人和国王之间的密切程度从城市自治运动便开始了。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欧要比中东和中国对于商业的重视程度要高的关键原因。曾经在一本美国人所写的《世界通史》中是这样评价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这个长相难看的国王对贵族和农民漠不关心,而唯一关心的则是中产阶层。”而这种中产阶层则是指欧洲城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由此可见,欧洲君主们对于商业的重视。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一章 良种国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