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枭雄赋》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枭雄赋 () >> 第三十章 刻木观,俞知堂,盗耳环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64648/

第三十章 刻木观,俞知堂,盗耳环(1/4)

枭雄赋30第三十章 刻木观,俞知堂,盗耳环第1页内容如下:

冷清庙宇,写照历史。

由于周末的缘故,刻木观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安静得只闻雨过瓦砾而滴落青石的声音。

在这样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里,便更容易感受、触摸历史,想到生命的承载和扬弃。其实,古老的建筑本来就是有生命的,它往往在宁静中写照着鲜活的历史,点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沉浸在思考和想像之中。

萧云撑着黑伞,又哼起了很久未哼过的那首不知名的小调,苍凉如西风古道,拥起许子衿往刻木观小学深处走去,穿过一条长长的青石板铺成的校道,两旁的古树郁郁葱葱,在雨中愈发显得肃穆,然后就见到一座偌大的花岗石拱门,拱门正上方刻着楷书“棂星门”三个光彩夺目的贴金大字,为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手书。

拱门两旁有一副隶书木刻对联,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两句名言,上联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下联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拱门的左侧墙上写有《二十四孝》中“丁,右侧墙上写有“丁兰刻木”故事的白话文,这也是这间小学的名字由来。

“丫头,这棂星门是什么意思?”萧云在拱门前停下,轻声问道。

许子衿抬头打量着那三个贴金大字,轻声道:“古人认为‘棂星’是天上的文星,所谓‘主得士之庆’,天子祭天,必先祭棂星。《后汉书》载:‘棂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棂星。’这个棂星门原来是没有的,后来这古庙要改为学校了,才建的。学校方面希望每一个学生走过这个棂星门,都能成为文星下凡的圣人。”“原来如此。”萧云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问道,“陶老那两句话谁写的?俞知堂?”

“不是,是张河殇老爷爷写的。”许子衿给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

“张河殇?”萧云皱了皱眉头。

“就是张宝他爷爷,宁州四将军之一,不过已经去世好多年了。那时候爷爷不在,俞老就是和另外三位将军联合保住了刻木观,然后张爷爷就为学校提了这副对联。”许子衿微笑道,掏出一张纸巾,轻轻地为他拭去脸上的雨水,在她心目中,如果有事情是他不得而知而需要询问她的,那是无比自豪的,足够她开心一天了。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萧云凝视着那副对联,轻声叹道。

“为什么这样说?”许子衿眸子满是好奇,没有停下手中擦拭的动作。

“张河殇这副对联的隶书宽博浑厚,轻盈灵动,颇有书法大家的风范。”萧云眉毛轻轻上扬,带着一丝崇敬,“但跟他儿子比起来,缺少了一种潜伏隐藏而起的霸气,我曾经见过张至清的狂草,那字已经是超脱俗尘的极品了。”

“张至清?”许子衿皱了皱眉,将几根散在脸庞的青丝捋到耳后,不小心触碰到了耳环,又再次晃荡而起,“我听你说过,狂草是最难练就的,因为那需要一种不沾世俗的意境。而张至清被外界喻为最有前途的政治人物,高等学历、黄金年龄、政绩斐然、基层历练,再加上张家原本就雄厚的政治资源,进政治局是早晚的事。一个如此风云的政坛人物,能写出超脱俗尘的极品狂草来?”“也许他达到了古人说的‘大隐隐于朝’的那种境界了吧。”萧云突然想见见这个人。

“哼,我才不信,古往今来,有谁能达到那个高度?”许子衿撇撇嘴,模样甚是趣致。

“你真不信?”萧云问道。

“真不信。”她态度很坚决。

“我也不信。”萧云耸耸肩,微笑道。

“你不想达到那种境界么?”许子衿有些讶异他的回答。

“不想。”萧云轻声道。

“为什么?”许子衿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水满杯溢,月满盈亏。”萧云轻轻说了一句,道理并不复杂,领悟透彻却难以上青天。

枭雄赋30第三十章 刻木观,俞知堂,盗耳环第2页内容如下:

“哦。”她呆滞半刻,才应了一声。

“我们继续往前走吧。”萧云轻声道,指了指教室方向。

“嗯。”她点点头,眼神却有些闪烁,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鲜为人知的心腹事。

两人继续前行,一把黑伞,将漫天丝雨阻挡于外。

《古庙》里有两句:七月悬犬舌,一滴湿梵文。漫寻前朝事,苔知院落深。

刻木观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无论是飞檐彩拱的庙宇,桧柏掩映的殿庑,还是如岗如阜的雕像,蚀迹斑斑的碑碣,都无言地叙述着历史的沧桑。萧云应接不暇地饱览着,心里无比羡慕那些能够在这里博览群书念诗学字的孩子们。

瞅瞅他们的学习环境便知一二,所有的教室依然保留着古庙的原样,雕梁画栋,色彩绚丽,重檐斗拱,凌空欲飞,高大威严,只是将里面的摆设彻底改造了一番,配上必备的教学用品,从而摇身一变,成了课室,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如果从小就受到历史厚重感的熏陶,这个小孩想不文质彬彬都难,方仲永的悲剧与刻木观绝缘。

在这儿,每个年级都在一个独立的厅堂上课,而厅堂与厅堂间都隔着一个


状态提示: 第三十章 刻木观,俞知堂,盗耳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