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猛士回明》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猛士回明 ()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艰难的扬州新政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66318/

第一百五十四章 艰难的扬州新政(2/2)

,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纲常不再,其恶果日后难以想象。

其次是对官员的一系列制约政策,刘老先生在崇祯朝时就指出过,认为崇祯朝求治太急,用法太严,颁布政令太频繁,升降官员太草率。大臣们因害怕获罪都文过饰非,不愿尽职尽责,所以虽有人才却不能发挥作用,虽有将领却不会带兵,虽有士兵却不能杀敌。刘老先生认为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而收拾人心首先应从宽待官吏开始。

刘老先生认为扬州新政中的官员任职条例,比崇祯朝对待官员更为苛刻,为官者不得时时小心翼翼,否则随时可能触犯,如此为官,岂能尽职尽责?

在一次公开的讨论会上,刘老先生引经据典,一番之乎者也说得罗剑云里雾里,很些有狼狈不堪,刘老先生甚至指着罗剑说他“不学无术”,这让反对派们很是暗中开心了一番。

刘老先生对扬州玻璃厂也是极为不满,认为其生产之物,除了引导奢糜之风,对百姓生活无甚作用,他老人家就不许家人购买一件。

对这个问题倒是史可法首先开口跟老先生解释,玻璃厂除了生产玻璃和镜子,也能生产望远镜、透明的容器等物,于科学研究之道大有益处。

而史可法提出的科学之道又与老先生的理念不合,又是一大段引经据典的评价,弄得史可法也很是难堪。

对待这样德高望重、极有气节却又固执得要命的老先生,罗剑也是无奈之极,话说重了不行,说轻了他又听不进去。

其实刘宗周“慎独”的理念也并不太为时人所接受,崇祯皇帝就认为他的政治观念虚无飘渺,并无一实策可用。现在一帮人围在老先生周围,是因为他反对一些新政,这恰好迎合了这些人的想法。

本来黄宗羲对刘宗周的学说极为推崇,以前也曾把刘宗周与王阳明并列,认为其已达圣人之列,但听了刘宗周在讨论会上所说,下来后也跟柳兰和顾炎武说,刘老先生务虚已近极致,对扬州的发展并无一丝一毫用处,大都督完全可以不听其言,对新政就要象张居正那样强行推行。

但罗剑并不准备这么做,以目前罗剑和史可法在扬州的一言九鼎,强行推行新政,当是能够施行下去,但罗剑不想开了这个坏头。

讨论扩大到了士人和社会贤达阶层,一些在地方稍有威望的读书人和士绅也被请了过来,原定半月一刊的《扬州半月刊》也在柳兰和顾炎武等人加班加点之下,半个月之内加印了两期,除了随时召开的讨论会外,几派也在报纸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对有些失控的局面,史可法极为担心,找到罗剑说出自己的担忧。

“兴华,你确定这么做不会出大乱子?”

“呵呵,宪之兄,你不必担心,只要军队不参与进来,乱不起来的。大家多争论是有益的,真理愈辩愈明嘛,只有大多数人的思想统一了,新政的施行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强行推行的结果只能是人亡政息,张居正张大学士的教训,咱们不能不汲取啊。”

“只是官员们都聚集扬州,时间久了,地方的管理恐怕要出问题啊。”史可法说道。

“现在正值冬季,事情相对较少,如果不趁这个时间统一思想,待明天开春了,事务多起来了,就更没有时间了。”

尽管罗剑也想尽快把新政贯彻下去,大家齐心协力抓发展,但几千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想要转变却是极为艰难。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让罗剑大为光火,起因是以黄得功和刘肇基为首的一帮将领们派人到扬州,公开支持扬州新政。

军队将领的公开支持顿时让反对新政的声音小了下去,但这并非罗剑所愿。

罗剑就任淮扬大都督之后最严厉的一道命令下发到了各部队,这道命令只有一个意思,军队的责任就是为国作战,绝不可以干涉政事,今后若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将勒令干政者退出军队。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五十四章 艰难的扬州新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