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星之海洋》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星之海洋 () >>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一章 新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83579/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一章 新生(2/3)

黄金的空中楼阁一般的南国院。

这里得再插播科普一下gdi的势力范围分布。gdi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管理一切的国际军事组织,组织理念是“宁要我管天下人,不让天下人管我”,从上到下的组织体系是:

第一级:gdi全球联合会

第二级:gdi东亚区分部、gdi欧洲分部、gdi中北美分部、gdi西太分部

第sān_jí:各分部的省区级支部

第四级:各省级支部的片区级办事处

第五级:各片区级办事处的重点地区派出所

各级分支还有自己的内设部门,如天界局、军委等等,分别业务上指导下级条线部门。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前面说了,大时代结束时全人类只剩下三亿多,因为种族的关系自然较为集中地分布在了四大片区,gdi也就在四大片区相应成立了分部。随着和平日久,各地自然出现独立离心倾向,开始一个又一个地建立国家。毕竟gdi理论上只是个国际协作组织,虽然可以夺权,但没理由阻碍地方建立政权,只不过在gdi的倾轧下地方政权也只是个样子货罢了。很快,连gdi内部都开始出现划片包干,各搞一块的倾向,gdi全球联合会的权威持续五十年下降,第二级(国家级)分部通过权利斗争和文字游戏逐渐成为了权利实际承载体。第二级的名字就变成了:华夏gdi、欧联gdi、北美盟gdi、和国gdi。

但那个时代各个新成立的国家名字也经常变,gdi虽然不变,但跟着改名字换印章都是个麻烦事,倒是gdi驻地不容易变,所以又采取了以首都(驻地)取第二名称的方式来规避无谓支出。再加上华夏gdi的一些窝里斗的破事(容后再叙),第二级gdi机构普遍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北都gdi、南都gdi、新罗马gdi、大西洋城gdi、新京gdi。其实两个名字都是正式官方使用的,都可行。

我的家乡西川隶属南都gdi的管区,所以自然就选了南国院这所南都gdi直属的最高学府。在此之前,对于身为六朝古都和大时代以来首个重建城市的南都,我的一贯印象是江南水乡、美女多、好地方。我的美好人生就此揭开了第一页,以前那十八年都只算预热阶段,全都忘掉,不算。

来到南都的那天,正是秋天最热的时候。我站在船头,嗖嗖的江风刮过,却仍然扫不去烦闷之意。下了船,更觉得空气都是热得吓人。虽然人在江边,却是半点风都没有。南都是古代中国的六朝古都,因为大时代后期的权利争夺,造成了华夏独有、延续至今的两都制。华夏gdi也事实上分成两半,有一半的机构和一半的班子在这边。

这里的城市防卫远比我的家乡严格得多,街上常见地堡一类的工事,以班为单位的全副武装的士兵巡逻不息。对于我这样的外来户,不免少见多怪。到了学校门口,看到居然架着有机关枪,更是小吃了一惊。随即告诉自己:这样也好,比较安全。不然这种gdi未来之星的培养基地,万一给天界特务钻进来每天刺杀几个,那还得了?为了保证我的安全,应该的,应该的。

尽管保卫设施如此严密,开学第一天仍然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在开学集会上,一个名叫庆田的高年级学生代表向我们训话,那家伙一脸极其嚣张的模样,胸前还有几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勋章,大概是校方指定的模范学生。他正经话说了几句发现没多少人听,下面“嗡嗡”地开小会音量逐渐上升,便说了一个群嘲新生的冷笑话,居然还觉得很有情趣。上千新生被他的羞耻play所震惊,倒是变得鸦雀无声,面面相觑。

不过羞耻play没有持续多久,在身边五米没有任何人存在,没有任何物体接触的情况下,庆田忽然七窍流血,就象一瘫浆糊一样倒在了台子上。下面的新生一时反应过来,沉默了好一会才渐渐出现了小规模的议论。校方却如临大敌,立即召来了机动队,把我们分散隔离开,负责甄选的机动队士兵一个个荷枪实弹、态度凶恶,推推搡搡的很不客气。这时我们才逐渐反应过来,在这样一个戒备森严的军校,一起刺杀就发生在了我们面前。

随后,小道消息满天飞,庆田的事迹迅速流传开来:他的父母都是情报员,被天界特务刺杀。因此他极其仇恨天界,是个不折不扣的极端分子。上次在南都gdi分部组织清扫活动中,枪法如神的他击毙了两个被认定为最危险天界特务的十二岁孩子,前两天才发下了勋章,还没捂热,就被自己的血淹没了。后来收尸时,因全身粉碎性骨折,据说要用铲子才能弄得起来。

事后的新生教育课上,校方进行了突击逮捕,带走了一批被认定有嫌疑的和我一样大的充满了兴奋和期待的少年人。基于上面的大清洗,训练计划被打乱了,剩下来的人进行了残酷的军训。军训时,大家基本以军训小组为单位结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伙,我与上铺的谭康和对面的郭光最谈得来,逐渐结为好友,到军训结束时,我们仨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他俩都很对我的脾气,因此三人很快的聚成了一堆。

谭康是淞沪人,出身于外交官的家庭,在那个年代算难得家境比较宽裕的官二代。他很喜欢玩,不过玩得都比较上档次,有时就难以和我与郭光共乐。因为他的关系,我和郭光也接触了很多以我们的财力和经历不可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最新式的电脑、高官的事迹等。

郭光是苏北人,家境跟我差不多,


状态提示: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一章 新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