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国崛起1857》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大国崛起1857 () >> 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84977/

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2/2)

上看,虽然村庄众多,其实都是坐落在一个个谷地之中,平原只存在于江河出海口一带的沿海一带。

比如潮州一带之所以是平原,是韩江冲击腐蚀山岭形成;漳州之所以有平原,是九龙江和支流汇聚于此入海;泉州是晋江,福州是闽江。

因为这种地形局限,福健最重要,最富庶的城市,也都建在沿海,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福健是先天有海洋文化的,内陆就是绵延不断贯穿全省的山地,因此他们天然得向海洋找出路,可惜这种海洋文化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始终被源于中原的农业文化所牵制,只能成为一种屈居于农业文化下的亚文化,虽然有众多的水手、商人靠海吃饭,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始终在农耕文化下的士大夫阶层之下,这种人群的地位差距,就是文化强弱的具体体现。

只要能攻占了沿海城市,左宗棠在福健的统治也就名存实亡,要统治就让他统治山区去吧。

第一个攻击目的就是漳州,不但因为这里距离广東最近,还因为目前漳州是左宗棠楚军主力的驻扎地区,之前他们为了攻打广東,楚军主力就在这里集结,后来为了解救常捷军,主力回撤也撤到了这里。

然后又为了解救常捷军,大部分军队都调入云霄、诏安和平和三个山区县厅,但漳州依然是他们的后勤基地,如果能打下漳州,甚至有机会一举将左宗棠的楚军集团困在闽南,甚至有机会一举将其歼灭。

参谋们都为这个机会感到激动,这种能吃掉对方重病集团,通过一场大会战决定胜负的战斗,才是真正的参谋们喜欢的,那种局部山地争锋的小规模战斗,其实有参谋没参谋根本没影响。

只有大规模会战,才是体现参谋作业水平的唯一衡量标准,因为只要大规模会战,才会牵扯到精密的图上作业,复杂的后勤补给方案以及预备队的准备情况等等所有战争的必须要素。

朱敬伦看了下提纲,根本就没在意参谋们制定出来的出兵序列,运输次序,进攻次序等等具体方案,直接就批准了。

一共有50艘军舰将配合这次行动,朱敬伦去年订购的所有军舰,终于全部都完工了,有50艘在长江作战,确保长江制江权,剩下50艘则都留在广東。

而且由于在广東作战,主要是抢夺珠江制江权,所以在广東的军舰普遍吨位比较小,以200、300吨的小船居多,真正的海军大军舰都北上长江了,跟湘军作战只是一个目的,震慑上海的洋人海军同样是一个重要目的。

50艘军舰不可能一次运输太多军队,因为还要运输必要的战斗物资,一艘挤100人已经是极限,50艘军舰,一次运输5000人而已,这点人不够跟左宗棠重兵集团会战,但偷袭之下抢夺漳州足够了。

唯一的变数是,左宗棠会那么傻,一点都不做准备吗。

参谋部的预案是,一旦对方有所准备,无法达成偷袭效果,那就在漳州附近登陆,准备强攻,如果强攻不下,则在漳州牵制敌人主力,然后在福健其他地方攻城略地,比如占领福州和泉州,在大方向上形成对整个漳州的围困。

9月底,一切准备就绪,新战斗即将打响,此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山中转了两个月的常捷军出来了,不是打出来了,而是他们投降了,法国人就是法国人,在看到情势不利的情况下,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经过审讯才知道,事实上他们早就准备投降了,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派使者寻找对方商洽投降,往往都给砍了脑袋,几乎要把他们逼疯了,最后碰上了五坑军主力,他们这才得以投降。

常捷军的投降,让明军突然就腾出了两只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五坑军早就是主力部队,潮州军过去也是老兵悍卒,尽管依然是冷热兵器混用,但是训练时间比较长,却已经适应了新式军队编组。

有这两只部队的战斗力在手,参谋们马上看到全歼楚军的极大希望,于是他们决定修改计划。(www.92kshu.cc 就爱看书网。)


状态提示: 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