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长河复生记》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长河复生记 () >> 第140章 源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93617/

第140章 源流(1/2)

莫日根几个人滔滔不绝高声数着大明金国和大明相同的风俗,一时竟停不下来。。

孙一开始琢磨: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为族?

第一个冒上孙一心头的概念就是血缘。

最小的族,是家族,直系的血亲构成。

其次,是氏族,由远支的血缘关系维系。。

再往上是部族。

游牧部族的贵族都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底层的老百姓来源五花八门。

游牧人甚至没有氏族的观念,部族就是扩大的家族,所以他们会自然地称呼鄂尔多斯部族为鄂尔多斯家,察哈尔部族为察哈尔家,科尔沁部族为科尔沁家。

他们以“家”为单位互相抢掠。广漠的大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一死,分了“家”的儿子立刻分裂,过几辈就开始互相厮杀。历数黄金家族,居然找不到父亲死后第二代人和睦相处的例子!

如果说地球上有一群人最热衷于内斗,那就非黄金家族莫属。

为了对付内斗的仇人,他们不惜借助敌人的力量。比如察哈尔家五年前灭了官满慎家,官满慎家为了复仇,死心塌地地投靠真正的异族爱新金国。

部族再往上就是民族。

什么是民族?划分民族的依据是什么?血统吗?政权吗?地域吗?文化吗?宗教吗?

后世的分子人类学dna研究表明,没有一个民族的血统传承是纯正的。

眼前的阿勒坦金国,大汗和台吉都黄金家族后裔,普通民众却是通过一次次战争抓来的俘虏和自然汇集在一起的流民,其中包括十万源自大明的百姓,一百年间繁衍生息,这些人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显而易见,民族和政权、地域是不重合的。

民族、文化、宗教的关系是一团麻。

同一宗教下存在互为仇敌的不同民族。

同一民族也可以分别信仰不同的宗教。

同一文化下存在不同的民族。

同一民族可以分享不同的文化。

同一文化可以包含不同的宗教。

同一宗教也可以覆盖不同的文化。

民族、文化和宗教交织在一起,谁也理不清楚。

民族究竟是什么?孙一求助于手机的数据库。

手机里的维基资料显示,民族,就是一群人在脑海中虚构出来的一个共同体。

虚构的?

民族居然是脑海中虚构的共同体?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如果认同他属于哪个民族,那么他就属于哪个民族;一个人如果自认为他不属于哪个民族,那么他就不属于哪个民族。

崇祯五年的草原上,普通游牧人象牛羊一样是大汗和台吉的私人财产,逐水草而居,没有领土的观念。各游牧部落之间相互抢掠,游牧人的脑海里显然还没有虚构出来一个叫做“民族”的大共同体。

崇祯五年在边墙以内的大明朝,民众的脑海里也没有清晰的“民族”这个大共同体概念。

明朝人更多认同的是“氏族”这个小共同体,同一氏族供奉同一祠堂的祖先,个人奋斗是为了光宗耀祖,氏族械斗是为了维护同一氏族的利益。

大明的皇帝也不例外,老朱家的祠堂叫作太庙而已。老朱家氏族要求别的氏族效忠他,不效忠就在ròu_tǐ予以消灭。别的氏族就做做样子给他看,真到了为了老朱家,要和努尔哈赤家拼命的时候,别的氏族扭头就跑。

边墙以内,真正形成“民族”大共同体的概念,怕是要到明朝被满清灭亡才开始,只是那时候什么都来不及了。

边墙以外,阿勒坦金国的百姓是一个例外,富裕稳定的生活让他们认为自己和别的游牧人不同,他们虚构出了原始的“民族”概念,就是土默特族,他们发展出了原始的“国家”概念,就是阿勒坦金国。

孙一直接问道:“莫日根大叔,你自己觉得,你们象明朝人多一些,还是象是其它的游牧人多一些?”

莫日根想都不想就回答:“这话要分两头说。”

“大明金国的百姓既放牧又种地,自己打下的粮食自己够吃,同明国贸易从来没有买过粮。别的游牧人同明朝贸易,主要就用马匹换粮食。”

“大明金国的百姓放牧是驻牧,百姓都有固定的家,放牧地方都离家不远。别的游牧人是踏踏实实的游牧,没有固定的住处。”

“大明金国的百姓三成来自明国,四代金汗受了明国皇帝的封,两国几十年不见刀兵和睦往来,金国的百姓自然是象明国百姓多一些。”

老人顿了顿接着说,

“金国的大汗和台吉,自然是象其它家的游牧首领多一些。”

“首领们都信了教,得了尊号,都是佛陀和圣人的转世。他们最初的十几世都是活在天竺,中间的几世托生在土蕃,现今才转世降临到草原。”

孙一点点头。

以前他不了解黄教,如今知道黄教的来龙去脉后,觉得草原贵族产生这样的归属感一点也不奇怪。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成公四年》:

“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楚,非我族类吗?

大明金国,非我族类吗?

孙一便再也不开口了。

更多的只能大家自己去体会,否则又被骟了。

这章是对上一章的补充,只能零零碎碎地写。

f!

————————

重要的参考资料,与情


状态提示: 第140章 源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