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昭女相》

69书吧(69kshu.cc)

首页 >> 大昭女相 ()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叹(两章合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cc/95610/

第三百三十七章 叹(两章合一)(2/3)

邦遂派部将纪信假扮成他去向项羽投降,自己则乘机逃出了荥阳。

公元前203年,项羽攻下了荥阳,刘邦则说服了九江王英布背叛项羽,得以进入成皋。项羽得知后立即率兵前去攻打,很快便夺回了成皋,接着向西去追杀刘邦。刘邦便派重兵阻挡,使得项羽的兵无法继续西进。

就在此时,楚将薛公被汉将彭越渡河攻击,兵败身亡,楚国危在旦夕,项羽知道后赶忙率兵去攻击彭越。刘邦便趁机将成皋给夺下了。”

项羽正在追击彭越的途中,得知此事后气得要死,只好又折回去对付刘邦。

刘邦和项羽对峙了几个月,急性子的项羽受不了了,提出要与刘邦单挑,刘邦不肯,项羽于是派壮士出面挑战,却被楼烦人出面射杀。项羽于是亲自披盔甲拿长戟前来挑战。楼烦人正欲射杀项羽,却被项羽怒目圆睁的模样吓得仓忙躲起,再也不敢出来。刘邦只好亲自出来跟项羽对话,被项羽射伤,赶忙退离成皋。

此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攻下了齐国和赵国,正准备攻楚国,项羽立派大将龙且前去对付韩信。龙且不敌韩信,被韩信杀死了。韩信继续进攻楚国。

项羽本想此时回去对付韩信的,无奈彭越又从上古城杀出,项羽只好前去对付彭越,留大司马曹咎固守成皋,并告诫他千万别出战,只需固守即可。

刘邦便派人去挑战曹咎,曹咎一开始还严守承诺坚决不出击,后来实在受不了汉军的连日挑衅,一气之下率兵出击,刘邦立即发起进攻,大败曹咎的军队,一举夺下了成皋,并迅速派人在广武地区收割粮食以做军粮。

项羽得知后赶忙返回,意欲再夺回成皋,然而此时项羽的军兵太过疲累,战斗力已远不如前,而刘邦这边的士兵士气高涨,人数又多,项羽无法,只得和刘邦签订协议,以鸿沟为界,分楚汉两边,各得一半天下。

之后,项羽引兵东归。

待项羽撤兵后,刘邦听从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趁项羽尚在东撤途中之际与韩信、英布、彭越三人兵分三路,率大队人马前去围截项羽。

不久后,三路人马将项羽围困在了垓下。

一场昏天暗地的搏斗后,一向战无不胜的项羽只剩下了二十八骑,项羽依然不肯投降,指挥二十八骑拼命冲阵,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然后向南疾走,到了乌江时,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感慨万分,于是命从骑们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军搏斗,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上也中了数十处伤,随后拔刀自刎,死时31岁。”

听到这里,江月棠泪如雨下。

上官澈边帮她擦眼泪边说:“李清照曾有诗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唉......”他说着说着也红了眼眶。

感叹了一番后上官澈接着道:“击败项羽后,刘邦于202年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一统天下的朝代。

在汉初,刘邦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让长年征战的士兵和饱经忧患的百姓得到休息和调整,很快,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便得到了恢复。

在政治制度上,西汉承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信仰方面则主要信奉道教。

西汉一共历经了二百一十年,历任皇帝共十二位。刘邦被尊为汉太祖高皇帝。”

上官澈喝了口水,然后道:“西汉的建立过程就讲完了,现在我要考你了——为何项羽会失败?他明明一开始时无论兵力还是权力都比刘邦大哦。”

江月棠立即将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与结论结合起来,答道:“1、没有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灭秦之后没有把秦朝一统天下的政策给实施下去,而是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这就为诸侯们图谋叛乱埋下了种子。2、不会用人——从他自立西楚霸王后,似乎每场战争都得他亲自出马才能战胜,可见他并没有培养出足以独当一面的良才将相来。3、刚愎自用,不听良言——陈平只用了一个离间计就使得他将辅佐了他几十年的范增给怀疑上了,并剥夺了范增的权利,殊不知自从范增离开他之后他的人生就陷入了一团乱的状态。4、没有远见、足勇少智——从他和刘邦的数次对峙中,他都体现了‘勇’,但却看不出‘谋’来。5、残暴有余,仁善不足——在秦朝灭亡后不仅将秦朝宗室的人杀尽,还将秦国的二十余万士卒也杀了。若是这二十余万人留下来,不就是很强的兵力了吗?他是不是担心这些人日后会对付他所以才全灭了?从这里我又觉出了他的胆小和不善于收服人心。”

上官澈听后很感满意,道:“分析得不错。”又问:“刘邦为何能取得最终胜利?”

江月棠立即答道:“1、能屈能伸——每逢觉得没胜算时就主动求和,绝不逞强。2、待人宽仁大量——俘获秦三世子婴后并没有将之杀掉,平时也很少开杀戒。3、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每逢遇到大难题时都会悉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冲动行事。4、善于笼络人才、收服人心——刘邦的得力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樊哙、曹参、周勃和灌婴等,而且他体恤百姓,因而能得到百姓的拥护。5、志向高远——他自比信陵君,经常模仿信陵君为人处世的方式,故在看问题的高度上胜一般人。”

上官澈微笑着点头。

他并没有跟她说起过刘邦与信陵君、萧何、樊哙、曹参、周勃、灌婴等人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三十七章 叹(两章合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